心理语言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展
2022年06月20日 09: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20日第2430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什么是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研究人类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心理语言学研究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的起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信息传递机制、言语在社会活动中的功能作用等重要理论问题,对语言教学、言语障碍的诊断治疗等现实问题的解决也具有科学指导作用。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心理语言学专业委员会日前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心理语言学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从跨学科角度,深入探讨心理语言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方向。

  语言进化影响社会发展

  语言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又推动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成就了今天的人类。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莫滕·H. 克里斯蒂安森认为,语言类似字谜游戏,语言结构是在一代代文化进化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语言“本能”;人类语言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同时又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进化,进而形成了复杂的社会文明。

  儿童稳定的有序语言发展,使人们可以通过收集其早期的数据,预测其未来的语言发展。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教授黄俊文表示,通过研究成人二语学习及儿童母语学习的神经机制,可以对儿童进行行为和神经科学测量,以构建儿童个体预测模型。如研究婴儿大脑皮层和皮层下发育情况,与其母语和非母语语音处理的相互作用。这一早期观测到的相互作用,能有效预测婴儿未来的语言发展。

  开拓语言能力研究新视角

  语言理解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极其迅速而高效的认知过程。随着“预测脑”概念的提出,研究者越来越关注预期在理解中的作用,强调自上而下的信息在目标信息输入前发挥的作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王穗苹表示,对预期加工机制的研究,为解释语言的高效加工提供了新视角。王穗苹利用中文“一”的变调线索,探索理解加工过程中的语音预期,发现变调预期的违背可以产生即时效应,言语加工中可以利用语音(声调)信息提前预测下一个信息。预期的表征以及预期违背的相关脑区,与语言脑区之间存在重叠。

  研究语言习得和语言加工的心理机制是心理语言学的重要课题。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董燕萍认为,研究某种具体的语言能力一定要考虑其特殊性,例如口译能力就需要考虑语言控制和加工控制。一方面,在产出目标语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源语的影响;另一方面,口译员要在时间压力下和谐有序地执行多个任务。结合自己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她定义口译能力为一个多成分的自适应系统,系统内所有子能力协调合作以完成口译任务中的各种加工需求。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如何进行语言能力测量?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认为,构建国家外语能力测评体系,要制定国家的外语能力等级量表,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质量标准。推动高考外语科目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根据国家外语能力发展的目标与跨文化交往能力的需求,整合完善并开发各类外语考试项目,逐步形成综合性评价应用体系。

  创新心理语言学研究范式

  心理语言学与文化、社会的关系,也是学界重点研究的课题与方向。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海涛表示,我们正在进入数智时代,但对于大多数语言学家来说,基于数据驱动的语言研究方法却是既陌生又困难。数智时代,我们要更加重视语言作为文本的多样性和可变性,关注从真实语料中发现人类语言的规律和模式,如从计量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依存距离进行句法分析,从而揭示语言结构与演化的模式。

  语言不仅与个体的认知活动密切相关,而且在社会互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交流功能。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卢春明表示,经过数万年的演化,语言交流与人脑建立了密切关联,但是由于理论和方法技术的限制,语言交流的认知神经机制却并不清楚。对此,卢春明提出人际间言语交流的认知神经层级模型,强调人际间的言语交流主要涉及三个层次的认知过程、两种加工方式、一种脑间同步模式。“语言交流层级结构存在情绪的调节作用,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可能偏好不同类型的交流模态。”他说。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张清芳发现,老年人的语言加工能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现象,其老化模式在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加工过程中的表现不同。她谈到,60岁以后,人类的语言产生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衰退,其衰退是非对称性的,表现为语义提取相对完整,但音韵提取存在困难。在未来的工作和研究方向中,我们要深入挖掘脑电和功能性磁共振数据,比较青年人和老年人在口语词汇产生过程中的行为反应模式、时间进程和脑激活网络等各方面,探索神经模式老化的认知含义。

  近年来,中国心理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不断创新,研究服务的群体及相关话题不断增加。中国心理语言学正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