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学界关于二者关系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从“象”“境”的常用词义出发,同时深受王国维意境理论影响而提出的观点,认为意境与意象的区别在于境与象的差异,象是具体的,境是超于象外的,从而认为意境大,意象小,意象是意境的构成单位。此以袁行霈为代表。二是纠正前者不足,并基于传统美学文献展开对意象与意境的比较,认为意象和意境并不存在必然关系。此以陶文鹏为代表。三是出于建构现代意象理论体系的考虑,对意象与意境关系的规整化思考,认为意象和意境是两个范畴。意象是涉及美的本体的范畴,意境是意象的拓展,是意象的境界。二者具有相似特征,如主体性、创造性、虚实相生等。同时,意境还具有意象所不具备的超越性、层次性等特征。此以朱志荣为代表。
上述三种观点各有其道理,同时亦存在不足。第一种观点虽多少涉及传统创作文献,但缺乏对传统文献全面整体考察,立论有失武断,同时存在将历史简单化的嫌疑。第二种观点立足文献,尊重历史,刷新了人们对意象与意境关系的认识,但其结论对于意象与意境的区别有待进一步细化,以助于传统意象理论的现代转化。第三种观点有明确建构现代意象理论的意识,但一旦将历史规整化,就不可避免过多剔除感性审美经验,呈现出疏远历史的倾向。学界前辈的辛勤努力,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示范和路径启示。本文希望继踵前辈,为此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不可做理论的机械切割
在中国文化中,象有多种含义,与形有别的具体感性形态是象最为常见的日常用义之一,也成为主导人们区别意象与意境大小、种属关系而预设的认识前提。此观点严重忽略了象与大道关联着的具有哲学意味的一面。象的生成与道相关联。象是在哲学解决言意矛盾,确切说应该是言道矛盾中引入的,从而构筑起意象的言、意、象、道的四维结构。老庄哲学对此有重要贡献。与道具有同向性的象,相应地具有了道的品性,即浑全超越性,为后世审美意象理论的提升奠定了哲理基础,并在逻辑上内在决定意象理论走向与美学品质,及超主客的道的思维方式。明清时期,意象理论趋向成熟,受道与象关系影响,有人提出了“意象合”(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青萝馆诗集序》),“转意象于虚圆之中”(陆时雍《诗镜总论》)等观点。由象、道关系及象的二元性来看,意象和意境的理论关系必然是复杂的,会呈现出错位、重叠等多种关系样态。
在实际古典美学文献中,古人对意象、意境的使用也是十分复杂多样的,如下面的几组例子:
1.①刘辰翁评《别鲁颂》曰:上六句意象高迥,自切事情……(乾隆选《唐宋诗醇》)
②云卿诗……可谓意象纵横,词锋姿媚者也。(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
③崔峒“流水声中视公事,寒山影里见人家”,意境直同山鬼游魂,真下劣诗魔也。(何文焕《历代诗话》)
2.①纪昀批陈羽《春日客舍晴原野望》:“东风吹暖气,消散入晴天。渐变池塘色,欲生杨柳烟……”曰:“起四句极有意象……”(方回《瀛奎律髓》)
②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人间词话》)
3.①李白《独坐敬亭山》夹批:……惟“相看两不厌”之下,接以“只有敬亭山”,则此二字竟是意象所结,岂许俗人浪识?(谭元春、钟惺《诗归》)
②“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王国维《人间词话》)
4.①意象大小远近,皆令逼真。(方东树《昭昧詹言》)
②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王国维《人间词话》)
5. ①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胡应麟《诗薮》)
②……诗之可观者意象之间而已。(吴文治主编 《明诗话全编》)
③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④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王国维《人间词话》)
6. ①《关大王单刀会》《赵太祖风云会》之属,不特命词之高秀,而意象悲壮自足,笼盖一时……(沈德符《顾曲杂言》)
②度脱蓝采和,境界平常。(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此类例子在古典文献中俯拾即是。因在王国维处,境界与意境是具有近似品质的概念,故亦将有关境界的材料纳入考虑范围。由第六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意象与意境(境界)均由诗歌渗透发散到其他文体中,表明二者均为古典美学中极富生命力的重要概念。而我们从一至五组例子可以得出以下信息:首先,二者的历史存在与现代理论区别中意象小,意境大的说法存在严重出入。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意象和意境(境界)都可以作为最高审美范畴,代表审美主体所体验到的极致的、具有整体感的审美体验,如第二、三组例子所示。同时,意象和意境(境界)还可以表示丰富多样的审美感受,既可以是不良审美体验,也可以是愉悦的审美感受。意象和意境(境界)都可以既指涉诗歌部分章句,也可以指涉整首诗乃至诗人的创作个性所带给人的多样化审美体验,如第一组例子所示。其次,王国维的意境(境界)理论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从古典意象理论中挪用而来的。在第三、四、五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国维的意境(境界)用例在用语、思维路数等方面与其之前的古典意象理论的相关表述极为接近。上述例子及分析表明,强行在意象与意境(境界)之间进行大小、整体与部分的理论切割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由此而进行的理论建构,也会因历史根基的不牢固而遭受质疑与冲击。
基于历史建构本土意象美学
意象与意境虽在很多方面具有相近气质,但两者毕竟是不同概念,文献中意象与意境的使用具有不同侧重。相比而言,意象的内涵更为多面而丰富,意境较倾向于作为鉴赏概念而存在。除此之外,意象还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如刘勰的“窥意象而运斤”(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王昌龄的“久用精思,未契意象”(顾龙振《诗学指南(诗格)》),以及王廷相、王世贞等人对诗歌创作经验的归总,如王廷相称诗歌之美在“示以意象”(王廷相《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王世贞提倡的“意象衡当”(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谢茂秦集序》)、“意象合”(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青萝馆诗集序》)、“意象协”(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汪禹乂诗集序》)等,都是从创作角度来衡度意象的。同时,意象还可指文体精神,如“诗词虽同一机杼,而词家意象抑或与诗略有不同”(朱承爵《存余堂诗话》);可指诗人的创作个性,如高启“特其摹仿古调之中,自有精神意象存乎其间”(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指独立的艺术构思,如“用前人成句入诗词者极多,然必另有意象以点化之”(潘德舆《养一斋诗话》)。所以,在古典美学文献中,意象意涵丰富充实而立体,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意境(境界)范畴经王国维首倡,宗白华等人光大,先于意象而理论化、体系化,完成意境理论的现代建构,使人们形成意境即民族美学标志,是最高美学范畴观念的认识。但同时,这也或多或少地掩盖了民族美学丰富多样且复杂的历史真实,给后起的意象研究带来无形压力与潜在对话的对象。而实际的意象研究也不自觉地以王国维以来的意境理论为立论与比较的坐标系,从中寻得自身价值的一种支撑。然而根据上文对意象、意境文献的例举和分析,可看到意象完全可凭借其悠久历史、丰富意涵、强劲生命力和影响力奠定其自身理论大厦的基石,成为本土美学建构的重要构成。只有正视尊重意象的历史存在,充分利用传统意象资源,方能真正建构起属于民族的本土意象美学。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文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