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美学各自走过了两千余年历程,在当代合流,逐渐形成“环境界”“艺术界”“生活界”美学研究三大领域,“人类生活美学”是其中的最新热点。而器物是生活的载体,也是艺术创新的媒介,器物审美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征,器物文化与器物美学研究是优化生活的必然要求。因此,生活美学的兴起必然伴随器物美学的勃兴。当代器物文化与器物美学研究也呈现出新的趋势。
关注传世器物再解读与古典文献再阐释
近现代以来,传世器物大多保存、收藏在各类博物馆中。博物馆是器物文化与器物美学研究与传播的重要阵地,对传世器物的再解读发挥着重大作用,文化影响力因此越来越广。最近,国际博物馆协会向会员国发布了一项为“博物馆”重新下定义的征集活动。其中,中国的定义为:“博物馆是通过物的搜集、研究、教学以理解人和世界发展的社会机构。”德国的定义为:“博物馆是为公共福利服务的机构,是为了长久存在而建立的。为了未来,它保存了物证……并创造了关于这些对象的内部和外部知识。”世界范围内的“博物馆热”,为传世器物文化与器物美学的再解读推波助澜,形成了各门类器物收藏、鉴赏、展览、研究的风尚。
对古典文献的再阐释,是器物文化与器物美学研究的另一领域。古典文献记载了大量的器物文化史料与器物美学思想,是当代器物设计、器物文化与器物美学研究的传统思想库。所以,学术界对经、史、子、集等古典文献的校注、研究、再阐释越来越多。研究者试图通过对古典文献的再阐释,激活传统器物美学思想,以实现古为今用。
重视器物文化与器物美学著作出版和翻译
器物文化与器物美学研究是物质文化研究兴起、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现实潮流后延伸出的新学术领域。孟悦、罗钢在2008年主编的《物质文化读本》中就“什么是物质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他们认为:“物质文化是一个激发新思考和促进新的对话的场所。若是一定要规定物质文化的定义,那么不如把它想象成一个谈话空间或论坛。它是在过去的两个十年里开始形成的、有多学科参与的、具有自觉和自我批评意识的、同时又是开放的新学术空间。不同学科领域的人聚集到这个空间,不是为了寻找结论,而是为了发现问题和寻求启示,以更深入更有效地理解和描述我们生存的世界。”
受这一学术研究思潮影响,相关著作纷纷出版。人民出版社推出由刘悦笛主编的《东方生活美学》,内容涉及“天之美”“地之美”“食之美”“文之美”“物之美”“居之美”“游之美”等。中华书局出版孙机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其涵盖纺织服装、建筑家具、玉器、漆器、瓷器等。人民出版社和研究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的《中国器物简史》,从器物史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讲述器物鉴定知识。商务印书馆推出一系列器物文化研究丛书,其中有彭林的《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徐中舒的《古器物中的古代文化制度》、吴十洲的《两周礼器制度研究》、刘学堂的《彩陶与青铜的对话》、赵强的《“物”的崛起:前现代晚期中国审美风尚的变迁》、杨泓的《古物的声音:古人的生活日常与文化》、宋兆麟的《古代器物溯源》等。武汉大学出版社的“当代艺术研究前沿”系列中,有邓军海的《远古器物美学研究》等。
除了国内学者撰写的研究著作外,学界也翻译出版了不少国外学者研究器物文化与器物美学的专著。例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中有法国人类学家马赛尔·莫斯的《礼物》。三联书店翻译出版了柯律格的系列著作,包括《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大明:明代中国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柯律格是当代研究中国物质文明史的重要学者,现任英国牛津大学艺术史系讲座教授。德国艺术史学家雷德侯的著作《万物》也有中文版本,《万物》的副标题为“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该书从多个方面,通过书法、青铜器、秦始皇陵兵马俑、建筑构件等,深入中国文化与审美观念的内层,分析中国工艺与艺术,揭示中国艺术史的基本特质。
上海人民出版社也翻译出版了数部涉及“物”的研究著作。其中,鲍德里亚的《物体系》一书试图对种类繁多的物品加以区分,并勾勒出一个物品的层级与体系。鲍德里亚认为,对于特定的“物”的结构语义系统的研究,“就是对物所安设的一套或多或少合理一致的意义构成系统的研究”。因此,必须假设在物的结构语义系统之外,有一个可与其分离的层次。此层次的结构更为严谨,甚至将超越物的功能性描述范围,这个层次便是科技层次。
鲍德里亚把对“物”的研究与当代的科技发展结合起来考察,而许煜的《论数码物的存在》则对21世纪数码技术进行了开创性思考。该书推荐语谓:“当海德格尔遭遇Facebook”会发生什么?从现代思想对于物体(或古代对于实体)的理解来看,数码物仍是一个巨大谜团:它既非康德意义上的经验客体,也非直觉客体——诞生于科学仪器的科学物亦是如此。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的进步,对于数码物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许煜此书是在这一领域的积极探索。
推进器物审美化设计潮流发展和传播
在当代社会,时尚具有优化生活的功能,同时也促进了器物审美化设计潮流的兴起。衣、食、住、行等关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不断优化升级。审美趣味、生活品位、人生意义等形而上的追求正不断贯注和投射到形而下的器物建构与设计层面。学术界及时关注了这些现象,随即展开了深入的研究。2016年,“首届当代中国生活美学论坛”在云南省博物馆举办,当代“生活美学”成为中国美学最新热点。这也是理论界对时尚优化生活功能与器物审美化设计潮流的自觉呼应。2018年,复旦大学成立生活美学研究中心。在此之前,复旦大学中文系于2017年10月15日举办了“‘生活美学’学术研讨会”。《上海文化》2017年第12期发表了《让审美面向更广阔的生活——“生活美学”学术研讨会综述》。2018年,天津美学学会成立器物美学分会,并于当年12月举办了中国艺术文化与器物美学会议。会议议题包括:中华传统美学与日常生活、道气关系论、中国传统器物中的美学思想、器物美学与工匠精神、器物与日常生活美学、消费主义与当代器物文化、现代社会与器物文化的审美变迁等。
近年来,各地相关学术团体纷纷成立,相继举办了各种以器物美学研究为主题的学术论坛,各门类器物文化与器物美学沙龙相继活跃起来,以器物为主题的游学活动更是悄然兴起。相关行业的专家及从业者都积极融入各类器物文化、器物美学的实践与普及活动中,成为最活跃的器物美学研究群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形而下的器物设计实践会不断推陈出新,形而上的生活之道、人生之道、人类之道也会面临社会转型带来的哲学、伦理、审美等诸多方面的考验。当代人享受了发达物质文明带来的审美多样化的生活,但同时也遭遇到物的包围。消费者与物的关系不再是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人的全部生活几乎都被消费所掌控和引导,这个悖论正在困扰着当代社会。如何在一个消费主义社会里葆有对器物的温情与敬意,从而恒久地维护一种既有的审美生活范式?人与物的关系会走向何处?人与物乃至于与地球如何共处?这些都是学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器物文化与器物美学研究或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