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叶嘉莹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前些日子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了首映礼。这是叶嘉莹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
今年已96岁高龄的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汉学家。她学贯中西,积极推动中华诗词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她的诗词也成为海内外华人传承根脉、回忆乡愁的文化纽带。叶嘉莹具备深厚的国学根底,又深谙西方文艺理论精华,擅长将西方文论思想融会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探讨和诠释中,赋予古典诗词以鲜活的生命力。
叶嘉莹一生漂泊海外,饱经忧患。1974年,叶嘉莹终于盼来了重返祖国的时刻。为此,她一口气写下了1878字的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这是叶嘉莹第一次回国探亲,而这第一次回国探亲便是在广州入关并飞往北京的。叶嘉莹至今还留着这张飞机票,此后多次往返国内外,也是经由广州进出。在《祖国行》中,她描绘了对广州的感情:“归途小住五羊城,破晓来参烈士陵。更访农民讲习所,燎原难忘火星星。流花越秀花为绮,海珠桥下珠江水。可惜游子难久留,辜负名城岭南美。”诗中记录了她游历烈士陵园、农讲所、流花湖、海珠桥等广州地标后,对这座岭南文化名城由衷的赞叹。
半生飘零的人生经历,使得叶嘉莹在品读诗词时,常感人所未感、悟人所未悟、道人所未道。在诗词中,她发现了一种“弱德”之美。这种“弱德”不等同于“弱者”。“弱德”是有所坚持、有所承担,不被苦难所裹挟、迷失方向;在漂泊中,依然能凭诗词持守,成全自己。她的“弱德”,实际就是女性坚强之美。
这部文学纪录片的出品人介绍说,叶嘉莹的一生恰如其分地传达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观与生存观——无论身处何种境地,他们始终以“弱德”的精神、操守面对。叶嘉莹曲折辗转的一生,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通过影片,观众看到的不仅是叶嘉莹个人的不同人生阶段,更是国家与民族的宏大叙事。
该片以叶嘉莹在北京察院胡同祖宅为结构概念,由外而内,交织着叶嘉莹历经劫难波折的个人命运史和对诗史的追寻,体现了“忧患苦难年代为何有诗人”的真义。影片中有大量的空镜头运用,四合院、壁画、浮雕、字画等,构成了人物生活的场景和环境,对叶嘉莹的人格魅力、诗词生活与艺术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叶嘉莹的诗词吟诵,是在用生命来吟诵,她是把自己的生命和诗之精神融合在一起,而且将配乐与诗词吟诵彼此对应,产生出一种声音之美。整个片子的调性、文理和质地,都呈现出中国式的一种极致之美。
叶嘉莹历经人生艰辛后的淡然超脱,正是中国传统诗教的温柔敦厚、中和包容在精神人格上的体现,印证着诗歌可以化育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
该片的出品人曾有“把诗词、文学拍成电影是非常小众”的担忧,但现在这部文学纪录片登上大银幕与观众见面,用新的叙事方式面对观影者,使人物传记类纪录片找到了新的表现形式,使诗词、文学找到了新的文化传播方式。
有人说,今天是一个读图时代、读屏时代。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接触文学的时间、文学阅读活动越来越少。文学面临着要适应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新课题。大众读者不仅对文学的表现内容、艺术表现方式有新的需求,对文学的传播方式也有新的期待。在文化传播日益技术化的语境下,作家、作品、读者之间的关系发生着复杂的变化,而借助电影来传播文学的力量,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我们常说,文学的力量是对人们精神生活有所影响的力量,是滋养心灵、转换心灵的力量。观看这部文学纪录片,看到叶嘉莹把一生奉献给诗词和她从容面对一切磨难的精神,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中国诗词不朽的文化魅力,以及这一文化瑰宝所产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