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强 沈影:致力建设中国特色国际化高端智库
2018年04月04日 09: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4月4日第1425期 作者:李志强 沈影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对国际事务的深度参与,国家治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智库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国急需一批为国家发展提供高质量咨询报告、影响世界话语权、传播中国思想力量、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化高端智库。笔者认为,建设中国特色国际化高端智库应做到如下几点。

  坚持“中国特色”

  党中央对我国智库建设提出的要求与定位中,“中国特色”是关键词之一。“中国特色”强调我国智库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为中国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服务。一方面,要理性看待当前西方智库的研究成果和政策主张,不盲目借鉴,清醒认识西方智库服务的对象与目标。另一方面,要坚定智库建设的立场,是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做研究。因此,智库必须清楚地了解中国国情、中国政策等,以此为基础吸收借鉴各国有益经验,开展分析研究,发挥其咨政建言的作用,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中国智库建设还需要培育中国特色智库文化。培育成熟且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智库,对于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展示国家的软实力无疑意义重大。因此,智库研究的视角和观点要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智库文化的培育与建设也应为建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提供咨政建言与智力支持,应在理论、观点上提出具有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符合中国国情的原创性理论和观点,并积极开展原创性文化实践。

  练好智库“内功”

  理顺机制是智库练好内功的基础,它包括考核评价机制、运行机制及经费保障机制等多个方面。很多智库受传统机制所限,能上能下、有进有出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束缚了智库效率和活力以及高质量研究报告的产出。建立多元经费保障机制是建设国际化高端智库的重要保障。政府应重点支持一批智库迅速发展壮大,形成品牌;政府资助的方式也可多样化,采取直接拨款和招标等多种方式结合。同时,鼓励中外企业为智库建设提供一定的经费及资源支持等。

  此外,智库要有过硬的研究能力,这是练好内功的基本要求。国际化高端智库建设需要有优质的研究成果,这不仅是指高质有效的“救急”对策,还指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引领性的治世方略。中国智库建设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是一个综合和系统性的过程,关键是能否拿出让世界认可的成果。这就要求智库研究具有国际视野,要戒骄戒躁、精耕细作,要做长期的、连续性的、持续性的工作,在扎实调查、深入研究、准确研判的基础上咨政建言,避免出现“砖家”论政,误导舆论。

  建设国际化高端智库还需要搭建资源共享平台。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时代,高端智库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带来的便利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料。政府部门可在不涉密的基础上尽量对智库公开决策相关信息,使得智库能尽快获得有效的第一手官方资料并迅速做出反应。与此同时,智库应保持与政府部门、媒体等机构的良好沟通,搭建稳定的沟通机制。

  拓展“国际视野”

  首先,智库建设应具备国际意识。中国智库要有国际布局的意识,可考虑在某些国家、某些地区设立智库驻外机构。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营销意识以及品牌意识。在智库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有助于扩大国际话语权的项目。高端智库应拥有可进入西方主流话语权的旗舰刊物,提升自身影响力。国际知名智库大都有影响很大的刊物,例如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华盛顿季刊》、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外交》等。这些刊物成为上述智库影响国际话语的舆论阵地,也是这些智库的靓丽名片。

  其次,要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以合作研究为纽带、固定平台为依托,推动中国智库与国外智库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致力于解决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需要指出的是,深化智库间的交流合作不是简单的开会与互访,而应“走心入脑”,尊重差异,培养和深化实质性合作,赢得对方的尊重和信任,取得切实效果。

  最后,要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应鼓励国内智库专家到国际机构和组织担任职务,积累经验,积极争取掌握在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同时,也应打造与体制内政界、媒体、外交人才队伍互相补充、互为依托的团队。另一方面,中国智库要用好国际化人才和资源,建立国际化“朋友圈”,聘请一批国外高水平研究人员为我所用,结合国家战略,真实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方案。

  尽管我国智库建设过程中还面临诸多困难,但只要抓住“中国特色”这一基本方向,苦练内功,坚持国际化发展道路,抓住历史机遇,必能建成一批国际化高端智库,提升中国智库的世界影响力。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