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三)
2021年10月19日 10: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0月19日第2268期 作者:

  【学术中国·法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法价值结构与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和力量源泉来自何处?其基本的法价值内涵、法价值体系及功能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面向社会公众必须详细阐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法价值可以有三个层面的法解释方法。 

  【学术中国·法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

  从历史逻辑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选择与拓展具有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当代中国伟大社会变革进程的历史产物,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实践的必然选择。它经历了探索、选择与拓展三个阶段。

  【学术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理性与公共性:中国传统社会共识的价值来源

  公共理性和交往理性总体上皆属程序理性。罗尔斯、哈贝马斯将复杂的共识问题托付给理想的交往程序,而程序理性并不必然许诺公共善的结果。正如伽达默尔等人批评的那样,将人类的对话、共识问题窄化至程序理性,实难缓解现代理性和共识危机。在拓展程序理性之外,尚应重振传统人文主义,再造共识的价值之源。中国现代化进程也面临共识机制重构的挑战,“一多”关系日益成为重大的历史课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了丰富的有关“一多”关系平衡的思想遗产,其中一个主要方面就是价值理性养成和公共性建构。  

  【学术中国·新闻与传播学】报纸“雅集”:中国传统文人的城市化之始——以创刊初期的《申报》为例

  “今日忽传有申报,江南遐迩闻知音。”《申报》在创刊第一天,就呼唤“骚人韵士”提供“短什”“长篇”,以及“各名区竹枝词及长歌纪事”,文人们群起响应,“纷以辞章相投”,遂形成唱和呼应、热闹非常的“雅集”现象。  

  【学术中国·新闻与传播学】建构情境化的比较传播学

  现代传播的全球化发展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展开,不断挑战“现代—传统”“中心—边缘”等单一现代化比较视野,从而使比较传播学转向情境化比较。1989年,在国际传播学会(ICA)以“比较而言”(Comparatively Speaking)为名召开的年会上,与会者强调比较传播研究首先要理解情境如何形塑传播现象。互联网时代,全球与地方的复杂互动为这种转向提供了有力支撑,网络虚拟社区成为全球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对话的场所。  

  【学术中国·国际关系】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当前国际格局和全球社会正处于重要的变动时期。与之相伴,现代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变迁的基本趋势。着眼全球,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正在群体性崛起,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与国际社会的最大多数成员一道,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学术中国·国际关系】当前国际格局变化特点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方向

  当前国际事务重大议题的拓展对国际社会和各类主要行为体提出了新挑战,需要我们在应对中深化认识,逐步把握新议题的本质和规律,在应对挑战的同时不断推动历史进步。  

  【学术中国·国际关系】探索国际发展合作的多重世界

  和平与发展是国际关系的根问题,或者称原问题或基础性问题。在世界大变局背景下,发展权、发展方式、发展组织等与发展相关的问题将日益成为外交与国际关系领域中的重要议题。而理解上述问题的一个关键切入点是国际发展援助,或国际发展合作。  

  【学术中国·国际关系】关系视角下的全球社会变迁

  当今世界一个重要变化是全球社会的动态变迁。国际关系研究一直高度聚焦权力转移,却往往忽视社会变迁,而当今世界恰恰进入了一个双重转型的全球社会变迁过程,并因此导致三种社会形态叠加的共在交集。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什么样的社会性变迁;二是什么构成了全球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根本性变化。     

  【学术中国·哲学】多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一条道路是否有价值及其价值大小,是由其对一定国家和人民的贡献来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最重要价值,就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中国人民通过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百年奋斗,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站在了民族发展的时代制高点,也站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制高点。中国的快速发展是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社会、文化、生态、国防、外交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伟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并由此对人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  

  【学术中国·哲学】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化阐析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批判和文化重构观,代表了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的最高成果,是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的创造性综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现代化并不等于西化,建设现代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必须破除旧的思维格局,超越学究式的中西古今之争、体用道器之辩。复兴伟大的中华文明,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旋律。民族独立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必要前提,新型价值系统的创建是文化重构的基本保证。  

  【学术中国·哲学】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展现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三者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特征、重要地位、世界意义的生动阐释。  

  【学术中国·文学】世纪的诞生——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位置

  世纪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历史中全球共时性的诞生,以及为改造这一共时关系内部的不均衡性而展开的斗争和探索。只有从中国历史脉络和世界历史巨变的双重视角才能把握20世纪中国历史的位置。  

  【学术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开创的现代面向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文学上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从中国文学历史和现实角度出发,我重点谈一谈追求人民性、民间性,建构新伦理,以及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等面向。  

  【学术中国·文学】现代文化传统与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化自信是当下中国思想文化和媒体中最为热门的两个关键词,但将二者与现代文化传统连接在一起进行思考和辨析却不多见。然而,这种思考和辨析是中国思想文化建设必须面对的任务。这里既包括内容上的理解,也包括逻辑上的理解。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