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中国·国际关系】当前国际格局变化特点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方向
2021年10月19日 09: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0月19日第2268期 作者:杨洁勉

  当前国际事务重大议题的拓展对国际社会和各类主要行为体提出了新挑战,需要我们在应对中深化认识,逐步把握新议题的本质和规律,在应对挑战的同时不断推动历史进步。

  多极格局催生全球治理新议题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际格局中的世界主要力量对比在既有轨道上加速演变,正在由多极化趋势转入多极格局。在这里,所谓“化”是变化的过程,而真正的多极格局则是相对稳定、固定的状态。与此同时,这个转变也确立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不断涌现的新议题彰显出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例如,疫情已经成为当前全球事务中最为紧迫、影响最大的关键议题,并且衍生出政治安全、经济科技力量对比以及国际格局的局部重组等一系列重大转变。

  由于目前国家与其他国际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已经到了“天外”,即所谓的新疆域。因此,当前国际格局变化的意义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越了国际本身,与全球事务和全球治理日益密不可分,并将在更加紧密的互动中形成新的发展。随着国际格局的转变,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主要议程之一。地理大发现以及资本主义兴起以来,作为历史进步力量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第一次在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中发挥出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以及其他国际行为体,相互交流、交汇、交锋。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基调应当是合作共赢,而不是相互猜疑和对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双方的斗争和比较激烈的交锋也时常发生,焦点往往集中在公平正义与霸权、单边主义等方面。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有责任也有义务促进国际格局转型,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为相对平衡的国际力量对比和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把握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方向

  改革和创新全球治理体系需要确定基本原则、规范,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有效路线图及推进原则落实的机制,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进行修正和补充。具体来说,未来全球治理体系建设至少应立足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确立切实可行的治理体系。20世纪初,国际联盟因无法应对当时的重大议题而流产就是很好的历史教训。第二,治理体系的创新应该既是问题导向的,也是目标引领的,这需要将当前努力和未来建设融为一体。第三,由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是一项重大系统、长期工程,并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因此要循序渐进地推进治理体系的机制创新。尤其是应当立足诸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等现有机构,在充分利用其优势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第四,根据当前和未来形势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创新理念和机制,发展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是当前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的重大任务,形成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共识,是充满个性与共性的长期互动过程,需要国际社会相向而行,在缩小分歧和扩大共识中不断前进。在推进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行为体之间的国际交流既要做到重点议题与一般议题兼顾,还要对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只有经过碰撞、磨合乃至斗争,特别是坚决维护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正当权益这一底线,才能够最终找到彼此利益的最大公约数。除此之外,由于此次国际格局转变及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在没有发生全球性或者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进行的,必然伴随着外交、法律、政治、军事等领域的长期斗争与磨合,因此,还需充分认识到这一过程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

  建设新的全球治理体系,是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公平正义的过程,也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斗争过程,必然充满着进步与倒退、公正与不公的长期博弈。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因此国际社会对此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冷战结束距今已30年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正在群体性崛起。中国将会同国际社会大多数成员一道,向着推进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作出共同的努力。下一阶段需要我们从提出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原则过渡到目标的落地,这也是学界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