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土文学是在中国农耕文明下诞生的文学类型,最能体现中国乡土文化的特色。乡土文学中夹杂着各种语言类型,如熟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俚语、成语、格言、俗语和方言等。在中国乡土文学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乡土语言翻译备受各界关注。周领顺等著的《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致力于摆脱传统译学概念认知的桎梏,贯彻“人本研究”理念,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乡土语言翻译”研究范式。
“以人为本”的研究路径
20世纪50年代语言学理论发展趋于成熟,翻译研究开始从“经验阐述”向“理论分析”过渡,“文化转向”之后的翻译研究又进一步融合了文化学的研究成果。作为翻译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翻译批评自身的发展也经历了语文学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和解构主义批评三个时期,但值得关注的是,自语言学和文化学介入翻译研究后,翻译批评或从一个角度出发,如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翻译策略、美学、读者反应等,抑或融合多个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类似批评模式总在不经意间将翻译活动等同于译本,将翻译行为看作一个静态的过程,限于翻译内部,忽略了翻译行为作为社会活动的动态多元性和译者的存在。《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一书认识到了语文学批评偏向语言文字层面的问题和译文质量的不足,意识到对译者身份和角色区别的重要性,突破了解构主义顾此失彼、未能回归翻译本源的桎梏。
该书从“以人为本”的译者行为视角出发,对汉语乡土语言的英译行为进行全面系统的批评研究。书中提到的“人本性”不是翻译的天然属性,而是译者行为研究和研究者共有的属性,是基于翻译活动中译者作为执行者使翻译活动充满复杂性的认定,是从人的角度对翻译活动的切入研究。该研究视角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从人的角度开展翻译研究;二是以人为本并对译者相关各要素进行互动关系研究。两个基本条件相互结合,便构成了动态人本研究的基本特征。两个条件相辅相成,前者为显性,体现研究内容;后者为隐性,映射研究路径、方法和范式,表明译者行为研究模式的动静结合。全书各章都贯穿了动静结合的研究模式,除了对比传统语言的静态板块研究,还展开了动态关系研究,如个性和意志、意志和策略、策略和行为、行为和结果、结果和读者、社会和行为研究等,从而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关系网络。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的理论视角
在新时期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翻译的独特作用使得中国文学的外译研究再次成为译学界关注的焦点,而翻译家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该书作者运用译者行为理论,结合人本与文本,以翻译的社会性和译者的意志性为逻辑起点,打破翻译和译者规约性定义的传统,在其独创的“求真—务实”连续评价模式下对“翻译”和“译者”进行描写,为进一步开展翻译批评理论研究奠定坚实基础。译者行为批评关注译者的意志性、翻译的社会性和译文生存空间的复杂性,倡导批评不以主观代客观、不以创作代翻译、不以残缺掩全面等理念。
该书以译者行为理论为指导,将葛浩文的中国乡土语言英译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葛浩文十译本语料库对汉语乡土语言英译实践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该书体例结构严谨,按五章排布,首章为译者行为批评与乡土语言译出、译入研究。作者从译者行为批评及其工具性、汉语乡土语言翻译研究的人本路径、汉语乡土语言译出与译者行为批评视野和英语乡土语言译入及其启示四个方面,阐述译者行为视域下的汉语乡土语言英译。第二章则是从思想与行为角度分析葛浩文的英译行为,着重讨论了葛浩文翻译的本质与思想、乡土风格翻译以及“直译”与“意译”。第三章和第四章基于葛浩文的十译本语料库与译者行为理论,从译者行为研究的三大研究路径,即文本与人本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翻译内与翻译外相结合,细致探讨了葛浩文的译者行为。第五章则是从文本与人本之外的汉语乡土语言英译的译者模式、西方编辑之于译作形成的影响、乡土语言翻译和评价原则等方面,对汉语乡土语言英译的外部问题进行了探索。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的实践视角
人本转向的社会学实践视角是该书的另一大特色,这也是该书在汉语乡土语言英译研究中最重要且最有价值的部分。作者基于自建的葛浩文十译本语料库,分别从研究板块、研究路径和研究思路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客观且科学的研究实践。研究板块包括文本研究、译者研究和应用研究,涉及语言转换和意义再现等对翻译内部因素的讨论;译者研究则是基于译者或针对译者的研究,包括译者个性、翻译思想与其印证、策略选取、译者之间对比和译者行为研究等,还可以从个体切入,也可以从群体切入做互动关系的动态研究,如某一个体与其他个体的对比、一个个体与环境因素的互动关系等;应用研究则包括了具体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实践。在研究路径方面,作者结合纵向考察、横向考察、评价模式升华后的应用等三个方面,对葛浩文不同时期的翻译实践进行对比,专注异同,寻找葛浩文的心路历程和行为痕迹,发现译者的行为规律;横向考察的共时研究则是将葛浩文的翻译与其他译者进行对比,对比后将其升华为科学的评价模式。升华后的应用研究用于评价和改良葛浩文的既有译文、其他汉学家的译文,特别是中国译者的译文,并将评价模式用于指导新的、未经翻译的大量汉语乡土语言语料的翻译。在研究方法上,不仅有文本细读、田野调查,还有综合对比分析,理论、实践和效果考察。
以往的汉语乡土语言英译研究,除了特定文本的(如《道德经》《红楼梦》)英译传播研究外,中译外(包括汉语乡土语言的中译外)研究总体上表现为:侧重静态研究,止于宏观与微观的浅尝辄止,泛论翻译文化甚少讨论语言科学,讨论文化负载词等重复研究多,缺乏系统性讨论。该书在掌握大量资料并仔细甄别的基础上,进行了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实践研究。
诚然,该书也留存了一些可议且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首先,在文本研究方面,葛浩文面对不同作家作品中种类繁多的汉语乡土语言表达,都做了怎样的处理?背后有什么样的动因?他的处理方式与其他译者对余华等当代文学家作品中乡土语言的处理方式有什么不同?中外译者之间的处理方式有什么不同?有哪些行为是有意识的,哪些是无意识的?哪些呈现出规律性?在人本研究方面,有关“人”的研究,即对于致力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译者及其群体的研究。他们的经验和行为规律怎样?影响效果如何?他们的文化身份对行为的影响如何?其次,在应用研究方面,汉语乡土语言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部分,其研究所得要能有效指导翻译实践,以利于构建广大国际读者所共享的中国“乡土语言”知识库;要能有效指导翻译批评实践,以利于翻译实践者和翻译批评者提高理论认识水平。基于事实而探寻翻译和译者行为的规律,才最具有说服力和推广应用价值。借助语料库是目前最好的方法,能够对事实进行充分的挖掘,使研究更加全面、客观和公正。
(作者系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