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拓荒性的非虚构文艺论著
——评《非虚构:文学纪实与荧屏像志》
2024年03月05日 14: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3月5日第2845期 作者:黄献文

  凡是从改革开放初期走过来的人,对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1978)的轰动效应都会记忆犹新。徐迟用富于诗意和感染力的画面语言影响了广大读者,很好地配合了改革开放之初全社会对科学的热情,点燃了报告文学复兴之火,使报告文学一时成为文学的新贵和奇观。从那时起,报告文学开始步入它的黄金时代。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批评嗅觉敏锐的高校“青椒”王晖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美国非虚构文学浪潮:背景与价值》(《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第2期)和《1977—1986中国非虚构文学描述》(《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在国内率先打出“非虚构文学”的旗号。时移世变,白云苍狗。从那时至今整整37年过去了,王晖教授初心不改,一直在这个领域深耕不辍。在2022年,他将自己近40年“非虚构文艺”的研究成果——《非虚构:文学纪实与荧屏像志》交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由“理论新释”“多维流变”和“域外观潮”三部分构成,重点对非虚构文艺的理论批评、整体流变和国内外发展状况进行深入阐述;下篇由“城乡纪实”“家国叙事”和“荧屏像志”三部分构成,重点通过对多个文学和影视个案的分析,描摹出当代非虚构文艺创作较为完整的样貌。

  何为“非虚构文艺”?“非虚构文艺”是包含文学与影视等文体体系里具有“非虚构”元素的文类集合,是介于文学和影视之间的一种“跨媒介”和“跨文体”概念,兼具传统性与创新性、历史性与当下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等特质。然而,迄今为止,非虚构文艺并未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学术聚焦,究其原因,非虚构文艺的内在建构与规范仍在完善之中,文体的兼容和交叉又使其呈现出极为复杂的样态,导致对非虚构文艺从名称到内涵再到理论建构的质疑、批判与否定之声不绝于耳。然而,对这样一种在中外文学史、影视史和社会生活中产生过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的文体族群,我们有责任对其内涵、谱系、理论架构和创作流变进行整体观照,《非虚构:文学纪实与荧屏像志》承担了这一重任。

  《非虚构:文学纪实与荧屏像志》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非虚构文艺研究的集大成著作,涵盖了非虚构文艺的方方面面。该书在宏阔的历史跨度上,考察了非虚构的内涵与外延、话语表达、主体构成与审美特质等原点性问题,对它的一系列基本范畴、文体层级、写作伦理、边界阀限等进行了细致的界定和阐释,提出了非虚构本质的真实是“形态的真实”和“关系的真实”的论断,从而为“非虚构”的正名和非虚构理论的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理支撑。从历时性上看,从20世纪初叶非虚构文学的生成,到改革开放初报告文学的繁荣,再到后来非虚构文艺的跨文体嫁接,几乎所有的非虚构创作都在其研究视野内,非虚构文艺的创作脉络、不同时空的起落浮沉,尽收眼底。作者还将目光从中国移到国外——美国、苏联、德国、日本等,世界非虚构文艺的创作流变一览无余。尤其是对美国非虚构文学的研究最显功力,从其产生的时代语境、大众心理、价值取向以及中美非虚构文学的比较进行了独到而令人信服的阐释。从跨文体性上看,它跨越了约定俗成的文体阀限,涉及非虚构族群的所有文体——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影视改编等。

  40多年来,非虚构文艺呼应着社会和时代变迁的同时,悄然跨过文体的疆域,在其他文体上嫁接并开花结果。作者详细考察了各文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转换路径、叙事修辞策略和镜语表达。从创作上看,该书选取了非虚构的典范作家,对他们的创作特色和代表作品进行了细致的个案剖析,范围涉及反越战示威、黑人民权运动、农民工、乡愁、城市文化、国宝迁徙和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与记忆等领域,以求得对非虚构文艺更为感性的文本细读。总之,该书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创作,从国内到国外,从文体内到文体外,构成了一个严密而完备的研究体系,自成一家。

  在具体论述中,《非虚构:文学纪实与荧屏像志》最大的特点是从来不画地为牢,而是有着宏阔的社会历史眼光。作者尽力从社会时代的纵深处和文学史的大坐标系上起步,从对研究对象的多方位考察中呈现出理论深度和学术广度。无论是上编的理论建构、文体关联、中外比较,还是下篇的非虚构创作流变考察,都是将研究对象放置在时代的大语境、社会心理以及非虚构文艺的内在衍变等多元格局中,放在中外非虚构文艺的宏阔版图中去论述。如论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报告文学的此消彼长,作者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将这种文学思潮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大众欲望等联系起来,使读者有一种强烈的在场感。全书从跨文体、跨媒介的互渗角度,考察了报告文学与其他文体的多重变轨历程及其在精神内质上的渊源继承关系。作者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整个中国当代文艺——电影、电视剧、电视专题片以及以写实为基因的新写实小说的兴起与繁荣,正是“摄取了非虚构文学的精神实质”,可谓精到之论。

  在论及“乡愁”系列电视纪录片时,作者有意将笔荡开去,着力去挖掘乡愁的时代性变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文章的人文底蕴陡然增值。这样的例子贯穿论著始终,不胜枚举。同时,由于作者对国内外文艺理论、批评方法、前人研究成果烂熟于心,对中外非虚构创作长期的关注与浸润,论证时,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古今中外,尽入吾彀中。而且,作者的论述不是生搬硬套的粘贴,而是化在文章的血肉和肌理之中,从而使其论述总是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学理深度。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说《非虚构:文学纪实与荧屏像志》不仅是关于非虚构文艺的“史内史”,也是一部非虚构的“史外史”。

  作为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作者跳脱出对研究对象一味溢美的窠臼。站在文学史和艺术史的高地上,作者以客观公允的史家眼光既肯定当下非虚构创作上的成就,也指出其不足与局限——批判性钝化、艺术性淡化、文体意识淡薄和广告化倾向等。在对文学和影视个案的分析中,更具体指出“乡愁叙事”中同质繁殖、农民工纪录片“老总接济农民工”的程式化的书写等,这份清醒、这份公正值得赞许。

  岁月蹉跎,白驹过隙。一本厚重的著作至少要花五到十年的时间,能这样一辈子锲而不舍,为非虚构文艺鼓与呼,作者的毅力与勇气可敬可佩。这不是一本四平八稳的教科书,而是作者数十年研究非虚构文艺的论文结集。它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格局,以文体整合批评的姿态、全景式的扫描、细腻的艺术感悟力,将非虚构这种极具理论性、前沿性和挑战性的文体族群梳理得井井有条。这既是王晖教授个人阶段性的学术总结,也是中国学界非虚构文艺研究的学术总结。

  (作者系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