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分类文学史中,中国散文史应该是最难编撰的。中国是散文大国和强国,散文范畴宽泛,文体众多,名家名作灿若繁星,文献史料浩如烟海,如何厘清其漫长而复杂的发展演变历史,确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学术工程。当然,迎难而上者也不少。20世纪以来,已有陈柱《中国散文史》、郭预衡《中国散文史》、漆绪邦《中国散文通史》、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张振金《中国当代散文史》等,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历代散文的发展历程,为中国散文史研究奠定了厚实基础。但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是永无穷尽的,对历史的书写同样需要推陈出新,散文史的编撰也是如此。2023年9月,福建师范大学汪文顶、郭丹、欧明俊、吕若涵合著的《中国散文史》(上下册),作为“中国分类文学史丛书”之一,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定位是“中国散文艺术发展的简明通史”,在编写体例、史实评述、史识建构上颇有创意,显现出博观约取、守正出新的格局和气象。
以简驭繁地叙述中国散文三千多年丰富庞杂、绚烂多姿的历史。该书在爬梳剔抉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散文发展变化的大势,以长时段分期,将先秦至20世纪末的中国散文史概括为五个发展时期:先秦两汉为中国散文的创立期,魏晋南北朝为散文分化的转型期,唐宋为散文发展的鼎盛期,元明清为古代散文的流变期,20世纪为中国散文的新生期和现代散文的兴盛期,可谓简明扼要且又定位明确。在具体展开过程中,全书“芟繁就简,突出重点”,“着重评述主要文体的生成演变、文体艺术的传承创新、主要流派和重要作家的艺术贡献”,择取各时期富有代表性的散文类型和名家名作加以叙述,以点带面地呈现各时期散文创作的发展动态和艺术成就。这在章节设置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全书共设六章四十七节,既有分期分体概述,又有作家作品评论,建构纵横交织、重点突出的编史体例。如先秦时期专述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及其八部代表作,以见叙事、说理散文的创制和发达,其余则不作展开。对于名家名作,除了概述时简介的数百家之外,全书专节重点论述的只有左丘明、司马迁、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鲁迅、周作人八大家,合节评介的主要有《战国策》、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班固、阮籍、嵇康、陶渊明、郦道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归有光、袁宏道、张岱、徐宏祖、姚鼐、曾国藩、王韬、梁启超、冰心、朱自清、郁达夫、林语堂、丰子恺、何其芳、李广田、巴金、孙犁、贾平凹、余秋雨等,如此论列或许有些不平衡,但他们在散文史上确有各自的代表性、独创性和影响力,理应给予充分重视和恰当评价。从分期概述到名家选论,可见编撰者博观约取、举要驭繁的能力和史识。
系统梳理中国各体散文发展衍化的脉络和理路。该书从中国散文文体众多、应用广泛的历史实际出发,采用广义的散文概念,以散体文为主,兼及骈文和辞赋,涵盖记叙、议论、抒情的各类散文,着重梳理散文从实用走向审美、从散体文章走向文学散文、从古典走向现代的发展脉络。各类散体文从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肇始,历经汉魏六朝韵散、骈散的分化发展,到唐宋时代走向古文的全面发展和艺术高峰,再到元明清三代古文的延展和流变,直至五四时期白话散文取代文言散文,开拓现代散文发展新路。该书在厘清散文发展主流的同时,还从文体交叉的视角,将辞赋和骈文作为中国散文的支流加以考察,在前四章各设一节,即两汉“辞赋与散文的关系”、六朝“骈文与散文的分途发展”、唐宋“骈文与辞赋的衍变”、清代“骈文的兴衰”四节,梳理辞赋、骈文与散文三者既对立竞争又互动交融的发展线索和复杂关系。如“唐宋文坛,始终存在着古文与骈文、辞赋的对峙并立和交叉互动。古文虽最终胜出,却并未一统天下,骈文和赋体之文也在与古文的竞争中变化发展,扩展自己的表现天地”,连古文大家柳宗元、欧阳修、苏轼也工于骈文和文赋,所论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整个历史叙述有条不紊,文脉清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体现出编写者对中国各体散文发展演变的了然于胸和辩证把握。
以通变史观考察历代散文的沿革兴替和现代转型。已有的中国散文史著,大多是不同时段的断代史,即使有个别的通史,也未脱历代连缀、古今衔接的格套。这部散文通史则力图“以历史通变的眼光考察历代散文的发展变化,梳理各体散文的沿革兴替,贯通古今文脉的传承创新,探寻中国散文的民族特色和发展规律”,注重从“文随世变的时代性”“古今贯通的民族性”“文如其人的个体性”三个维度,以及从文体学角度划分的记叙、议论和抒情三类文体,来考察和贯通历代散文的传承衍化和创新发展。书中不仅注重探讨古代散文阶段性与连续性统一的历史逻辑,基本厘清了历代各体散文的来龙去脉和因革正变;而且注意发掘现代散文变革创新的传统资源和转化通道,融会贯通古今散文的精神流脉和艺术追求。“五四”以来,中国散文突破古文规范的束缚,确立了“文学散文”“自由文体”“白话美文”“个性艺术”四个基本观念,促成了中国散文的现代转型和创新发展,“完成了晚明小品和晚清新文体尚未完成的创新使命”,“开辟了中国散文发展的新纪元、新道路和新世界”。此外,中国是一个散文大国,散文艺术积淀丰厚,新兴的现代散文“并非抛弃传统、割断历史,而是扬弃和转化古典传统,既发掘和发扬了古代散文中修辞立诚、师心使气、忧国忧民、匡时济世的精神传统,也借鉴和吸取了古典散文在语言艺术、体式格调、义理法度、审美追求等方面积累的艺术经验,使古老的各体散文焕发出新生的活力和魅力”。这类史识不仅表达在全书绪论和第五章概述之中,还体现于对小品文、杂文、随笔、抒情散文、游记、传记、报告文学等文体的考源辨流和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冰心、朱自清、郁达夫等名家的具体辨析上。该书从历代散文理论批评和创作实践中寻绎、提炼出古今贯通的四个基本问题,即文道、义法、体性和通变四组关系,加以简要的阐释和总结。该书认为“文以明道”的传统“突出体现了中国散文重道崇文、匡时济世、文质彬彬、美善兼备的民族特色”;“古文义法是古文艺术的总结和规范”,在现代散文中“已被‘任心闲话’‘意到笔随’的自由独创精神所更替、扬弃、消化和转化了”,“复兴了中国散文‘以意役法’‘文成法立’的创作传统”;文体特性与作家个性相生相成,“各体散文有各自的特点,各家散文有各自的风采,相互之间又有交叉、渗透、互动、相生之处,错综构成中国散文体式众多、风格繁富、互补共荣、变化无穷的发展动态”;散文的通变既有文随世变的外部规律,又有文学内部继承与创新互动的内在逻辑, “有继承的变革易于成功,有革新的承传才有发展”。如此阐述,较之前人同类史著进一步地探索中国散文古今贯通的文心、文体、文法和文脉,致力于阐发中国散文艺术的民族特色和优秀传统,有助于推进中国散文通史的研究和编撰。
当然,任何历史叙述都不可能是完满的,何况编写更有难度的散文通史。该书在篇章结构上有些失衡,古代部分约占全书三分之二篇幅,现当代部分仅占全书三分之一篇幅,且与长时段分期不尽自洽。至于古今贯通的学术追求,那是永远在路上的艰难探索,每前进一步都是难能可贵的。该书作者来自福建师范大学散文研究团队,以各自专长协作完成的这部散文通史。从总体上看,该书不以广博翔实取胜,而以简要精审见长,在历史叙述、名家选论、文体辨析、文脉梳理、古今贯通和史论结合等方面颇有厚积薄发、守正出新的特色和价值,为弘扬中国散文优秀传统、增进民族文化自信作出了新的学术贡献。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