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与回家之路
2023年09月06日 10: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6日第2729期 作者:康子兴

  姬发,西伯侯姬昌之子,未来的周武王,殷周之变的关键人物。只见他,满身血污,策马奔驰。在落日余晖中,在连绵原野上,雪龙驹带着他一路向西,回到西岐,来到老迈的父亲榻前。西伯侯两眼含泪,把玉环交到他手中,嘴里吐出一个字:“还”。姬发应道,“父亲,我回来了”。四手紧握,四目相对。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至此落幕,观众陆续离场。

  自暑期上映以来,电影《封神第一部》引发了观影热潮,收获大量好评。笔者为之两进影院,深感制作用心,画面华美,想象瑰奇,节奏紧凑,故事完整。不仅如此,电影叙事将战争的严肃主题与喜剧风格融为一体,既活泼生动,又引人思考。因此,不少观众欣喜非常,从中看到了中国神话史诗电影的希望。然而,抛开特效、服化道、美术布景等技术因素不谈,让我们回到剧作本身,我们就会发现:它虽有神话史诗外衣,但仍不啻为一篇关于人与社会的寓言。

  《封神第一部》重点呈现了西伯侯次子姬发的视角。在电影中,他是故事的讲述者,是诸多线索汇聚的焦点与枢纽。他也是故事起承转合的关键,一次次在关键时刻推动剧情发展。他随殷寿征战平叛,发现妲己。他为保护主帅,误杀死大商王子殷启。他见证比干占卜国运,以及殷寿立下自焚祭天的誓言。他在祭天台工地偶遇昆仑神技,亲眼看到神仙降世。他奉命追回封神榜,在森林中听见四大伯侯关于天谴的争论。当纣王逼迫方伯质子杀父时,他在危急时刻设计救下父亲。殷郊遭妲己陷害,他又救下殷郊,助其逃走,隐其行踪。他把姜子牙带到宗庙,比干才会设计引妲己来宗庙,让殷郊看清殷寿的本性。姬发视殷寿为英雄的迷信也随之破裂,遂与之展开决战,杀死殷寿,返回西岐。

  所以,《封神第一部》的核心主题是姬发的归家之旅。只不过,他的归家与自我觉醒密不可分。姬发返回西岐是“朝歌风云”的终点,是一件大事。对姬发来说,它既意味着自我的新生。对周武革命来说,它也为新的文明与秩序埋下了种子。

  天谴与分裂之家

  电影开篇,叛乱与弑君相继发生,天谴接踵而至,天下陷入危乱。按照电影的逻辑,天谴的原因是“家”的破裂——殷寿弑父杀兄,颠覆天地人伦。在电影呈现的政治叙事中,“家”是秩序的根基,家的伦理是孕生天下秩序的根本大法。大司命比干向纣王解释大商为何招致天谴:“大商王族以子弑父,以臣弑君,世间之罪,莫大乎此,故此上天震怒。”后来,纣王欲杀太子殷郊,判词亦为:“臣之侍君,如仰日月,此社稷之本。子之侍父,如敬昊天,此人伦之根。故自古大逆不道,莫过于弑父杀君。”父子伦理与君臣法度彼此嵌套,合为一体。甚至,朝歌与诸侯之间的关系也要呈现为家的形态。质子旅便是这一王朝之家的象征。

  何为质子?电影开篇就交代:“东西南北合百八诸侯,各谴其子入贡大商,是为质子。诸侯敢有谋反者,先杀其质子,然后族灭之。”所以,质子首先是商王节制诸侯的手段。所谓虎毒不食子,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自然本能。建立在血缘与亲情之上的爱与敬也就成了最牢固、最基础的伦理原则。各路诸侯遣质子入商,商王就可以利用亲情牵制诸侯。在很大程度上,质子是一种要挟:诸侯即便有了反叛之心,仍不免要权衡质子的安危。姜子牙召集四大伯侯密谋,希望他们废殷寿,拥立殷郊为“天下共主”。西伯侯卜卦,得知弑君者并非殷启,殷寿王位来之不正。但是,他没有表态反叛,而是提醒其他几位伯侯:“别忘了,我们的儿子还在朝歌做质子呢。”

  尽管如此,质子也只能是克制叛乱的最后手段,甚至是非常无力的手段。诸侯对商王的不满如果积攒到一定程度,质子的性命就不足顾了。冀州侯苏护反叛,声称世世代代永不朝商。殷寿率质子旅平叛,令苏全孝劝降。苏护没有任何动摇,而是下令放箭,以示一战到底的决心。看着迎面飞来的箭矢,意识到父亲并不怜惜自己的性命,苏全孝伤心欲绝。为了鼓励他慷慨赴死,并借机进行军事动员,殷寿对他说了一番话。这番话道出了质子旅的另一重意味:“那个人不配做你的父亲,你是我的儿子,你要做我最勇敢的儿子。”殷寿不仅是质子旅的主帅,还是他们的父亲——精神上、政治权威意义上的父亲。质子旅成员以兄弟相称,他们不只是战友,更是家人。质子旅既是一支军队,也是一个家庭——军事乃至政治意义上的家庭。只不过,维系这个家的纽带不是血缘与亲情,而是忠诚、义务、荣誉,以及家长(主帅)的魅力。姬发一开始就说,殷寿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我想成为他那样的人”。质子们爱殷寿,崇敬他,忠诚于他:因为他的勇武、智谋,以及表演出来的自我牺牲。

  在很大程度上,质子旅折射出朝歌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大商也维持着一个家庭的结构。商王的武功与奉献维系着诸侯们的义务与忠诚。诸侯对商王的畏与敬共同维系着王朝之家的统一。大司命讲述了大商的立国之基:成汤先祖统一天下,因杀伐太重招致天谴,天下大旱,成汤先祖筑台祭天,自焚其身,终于感动上天,降下甘霖。在这个关于商朝建国的“元叙事”中,商王自焚祭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商王的自我牺牲体现出他对世人命运的关切,一如父亲对子女的关爱——这是王位承载的道德义务。

  质子旅正是这一王朝之家的象征:诸侯因对商王的敬畏、拥戴而凝结成统一的政治体。在理想状态下,当君臣父子各守其义务时,自然之家与王朝之家彼此契合,父子亲情能够服务并强化政治上的忠诚。但是,王朝之家毕竟是人为存在,与自然之家存在张力。当王朝开始腐败,亲情与忠诚就会变得紧张,甚至对立。这时,王朝就陷入分裂之家的危机。

  玉环与归家

  姬发离家八年,历经战事,成为殷商王家侍卫。到朝歌第一天,他就告诉殷寿,自己要做一个大英雄。他视殷寿为英雄,爱戴他,追随他。他也是殷寿最器重的质子。殷寿认为,他和自己是一样的人。在下令处死殷郊时,殷寿甚至计划立他为太子。殷寿于他,既是主帅,也是“父亲”。他的质子生活与英雄理想是以殷寿为轴心建立起来的。他努力用王朝的义务和荣誉体系衡量自己。在朝歌与西岐之间,他对朝歌有更深刻的认同。然而,当王朝走向腐化,他的这份认同就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欺骗。

  殷商的腐化并非始于殷寿,而应追溯到更早的时代。从冀州侯对殷商的恨意,帝乙对殷启的偏爱,以及殷寿(在狱中与西伯侯见面时)对其父亲的控诉,我们都能看到不君不父的端倪。电影有意告诉观众:殷寿的野心与专制只是恶水浇灌出的毒果。妲己只是他实现野心的契机。妲己理解他的欲望,并有能力满足其内心中最隐蔽最无法无天的欲望。妲己说,她唤醒了一头野兽。妲己的出现的确让其兽性展露无遗。这并非因为妲己改变了殷寿,而是因为妲己的妖术成为了他的工具,让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展现并发泄兽性。于是,由于妲己的出现,原本摇摇欲坠的王家秩序轰然倒塌。只见他,一边弑君杀父,一边令四大伯侯父子相残,进而灭妻杀子,更不必说滥杀无辜了。最后,他完全不再掩饰和表演,称妖孽为祥瑞,放火焚烧宗庙。

  面对王朝之家的坍塌,以及殷寿日益显露的暴戾,姬发逐渐由怀疑而觉醒。当他因追寻封神榜,在森林中遇到多年未见的生父,并现身指责四大伯侯聚众谋反时,西伯侯因玉环认出了他,他则强调自己是王家侍卫。这时,殷寿仍是他心中的英雄,对王朝的忠心压倒了对生父的思念。到了大殿之上,殷寿命令质子杀死伯侯,手刃生父,如此才能继承爵位。这时候,王朝之“家”与自然之家发生了最尖锐的冲突。政治的忠诚要求他以最残酷暴烈的方式颠覆人伦,毁坏朝纲。他开始怀疑,并设计保住了西伯侯的性命。在狱中,西伯侯跟他讲述玉环的寓意,并告诉他:“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他希望姬发不要死守着外在的人为身份(或官职),而要回归本心,用自己最本真的情感与良知来理解乱象中的人与事。当亲爱的哥哥惨遭毒手,最好的朋友也要被他的父王处死,命丧黄泉时,他对王朝之家的迷信彻底瓦解。他的心灵经历了重生,消除了蒙蔽,理解了善恶,也洞晓了生父的冤屈与隐忍。最后,他杀死王朝秩序中的“父亲”,历经磨难,回到西岐,与父亲重聚。

  归家的姬发经历过心灵涅槃,他有了一双新的看待世界的眼睛——自然情感与内在良知的眼睛。西伯侯也经历了最黯淡无光的人间灾难,并在灾难中得到淬炼,坚定了意志与仁德。所以,姬发归家既意味着分裂之家的重圆,也意味着这个家的新生。这个浴火重生的新家蕴含了强大的道德力量,它将在天谴降临的黑暗时代重塑人间。

  封神榜与持榜人

  天谴降临,人间灾难频仍,苦不堪言。商纣不是成汤,绝不会为天下百姓牺牲自己。“封神榜”成为拯救人间的唯一希望。封神榜虽是女娲娘娘留下的宝物,拥有重塑秩序的伟大力量,但是,它仍然只是一个工具。若交到恶人之手,它就助长恶人声势;只有交给仁德之人,它才能造福人世。“天下共主,开榜封神”。姜子牙带封神榜下山,见到殷寿,他就知道:“天下共主”并非此时身踞王位的人,而是心怀仁德、民心所向、有资格执掌王权的人。

  可谁是天下共主呢?发现他、找到他,把封神榜交给他,这是持榜人的责任。有趣的是,在电影中,持榜人必须是一个凡人——无论他有多少年的修为,一旦他接触封神榜,持榜下山,他就会变成一个凡人。当然,他必须深具怜悯之心,愿意奉献和自我牺牲。除此之外,他就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了,他没有法术和伟力,只有凡人的头脑和情感。他只有一颗凡人的心。偏偏是这样一个凡人要去寻找天下共主,拯救众生,道理何在?

  持榜人必得是一凡人,这意味着:他既是一个人,也是无数人。天下共主应是照管天下并服务天下者。所以,谁是天下共主,民众最有发言权。他是否有仁德,是否关爱世人,世人最有能力认识到。亦即,关于“天下共主”的道德标准其实写在每一个人的自然情感之中,写在每个凡人的心中。

  所以,“天下共主”其实是天下人的选择。姜子牙说:“天下,非商王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此之谓欤!姬发经历内心革命,抛弃王朝荣耀、太子高位,回归每个凡人都有的良知,回归天地人伦与自然情感。姬发的选择正是封神榜的选择。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