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区的国际关系演化具有极强的本土特征,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地区秩序观念。因此,现有的国际关系研究要关注各区域与国家的独特性,重点探讨这种独特性对区域内外国际关系的影响。东南亚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处于多种文明的交汇之地,自古以来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继而形成自身独特的战略文化。这些战略文化不仅影响到东南亚地区古代历史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当代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演变,形成了东南亚地区特有的国际关系发展轨迹。受东南亚地区的地理环境、佛教文化以及印度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曼陀罗思想”,对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和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曼陀罗思想”在古代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东南亚本土特征的“曼陀罗体系”。在当代,“曼陀罗体系”早已消亡,但“曼陀罗思想”所构成的战略文化依旧对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形成一定的影响,也是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独特性的重要表现。
东南亚的“曼陀罗思想”
从宗教的视角来解释,“曼陀罗”是一种有固定象征模式的宇宙模型,主要是印度教密宗与佛教密宗在举行宗教仪式和修行禅定时所用的象征性图形。“曼陀罗”代表着宇宙和谐,是一种国家治理的模式,这种模式也是由中心和边缘所构成的同心圆系统。古代东南亚地区受到印度文明的影响,其国家形态都具有某种“曼陀罗”式的等级管理模式。古代东南亚各国受到印度文明的影响,同时又受到各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因此,“曼陀罗”在各国的表现有所不同,给国家间的互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从而构成了古代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曼陀罗体系”,并由此形成了以王权为核心、地方性权力与朝贡性质下的中心—边缘国际体系。
虽然在近代遭到西方殖民者入侵后,东南亚的“曼陀罗体系”被世界殖民体系所取代,但是“曼陀罗思想”的影响却依然存在。在冷战后地缘政治和大国利益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东南亚的战略地位上升,与周边国家、周边区域产生了更为全面的互动。虽然在现代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中,朝贡体系与“曼陀罗体系”已不复存在,但是东南亚地区的战略文化却受到这种世界秩序观念的影响,在现代民族国家构建、地区安全秩序、区域主义构建、文化价值观等方面深刻体现出“曼陀罗”的思想观念。
不同学者针对“曼陀罗”探索的领域有所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差异,但从这些研究中还是可以看到关于“曼陀罗思想”的一些共性,即“曼陀罗思想”是以同心圆的表现形式,由中心和边缘构成。无论是从国内政治还是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中心在一个“曼陀罗”中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因此中心的变化也会导致整个“曼陀罗”的变化,边缘也会因此发生变化。与此同时,边缘范围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空间上也会随之变化。
现代东南亚国际关系的演化
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演化受到古代“曼陀罗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与现代东南亚国家的建构和注重国家主权的态度相比较,有不谋而合之处。现代东南亚民族国家建立之初由于民族主义高涨,皆想构建以“我”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发展至今,东南亚国家对主权的注重构成了“东盟方式”重要的规范之一——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与古代“曼陀罗体系”不同的是,现代国际关系中不存在类似朝贡、神王政治等规则、规范,但仍然是以权力为中心导向。这种权力表现在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当中,主要是以国家主权为中心导向构成了现代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演化方式,进而扩散影响到周边区域,形成了以东南亚为“我”的认知形式,推动东南亚与周边区域国际关系的运行。
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演变充满斗争色彩。这段历史展现了“曼陀罗思想”中对主权概念的构建,即民族国家构建的内核带来的次边缘和边缘之间的互动,也是东南亚地区民族国家以自我为中心对地区国际关系的构建。这种民族国家的构建与维护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才基本完成,但这一过程占据国际关系史的主要阶段是从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这一时期,东南亚的几个主要国家大致完成了民族国家的构建工作,尤其是东盟的创立,标志着东南亚“曼陀罗”国际关系中的内核将发生转变,整个结构将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演变。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经过20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末的演化,基本上是以维护国家主权和政治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同心圆结构,其半边缘与边缘也随着这一核心发生了变化。东盟的创建对区域秩序的探索,以及与周边区域国家的互动,构成了这一阶段结构的其余两部分。
东南亚国际关系的演化随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而改变,其实质是“曼陀罗”核心的变化。这一核心从国家主权的维护演变为国家主权和地区的发展,继而引起次边缘和边缘的改变。进入21世纪后,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依旧围绕独立性展开,这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发展与民族国家构建的继续,也是对现代主权概念的延伸和发展,即从最初的民族构建到21世纪主权概念的发展。随着这一核心的变化,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演变结构中的次边缘和边缘范围,也由最初的寻求东南亚内部与周边区域的稳定,演化至今天的东盟共同体/东盟中心地位的构筑与“东盟方式”的推广,构成了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演化的基本形态。
国际关系理论本土化的探讨
二战后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演化,基本围绕主权的建构与维护、区域政治内部结构的整合与区域外部规范推广而变化。其中,中心的演变是东南亚国际关系演化的最为关键的要素,次边缘与边缘的变化是根据中心的演变而演变的。现代主权国家概念的发展以及主权国家与本土历史文化经历相结合,构成了东南亚地区独特的主权国家认知,由此带来了这一地区国家间以及与域外国家的互动,并形成了东南亚地区本土化色彩十分浓厚的国际关系演变。
目前,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基本以西方为中心或偏向西方中心,这是由历史客观事实造成的,同时这种理论视角对现有的理论研究有失偏颇。正如阿米塔·阿查亚和巴里·布赞在对全球国际关系学展开探讨时所述,“国际关系学只有拓宽自身的历史视角,才能处在能正确理解这一在文化和现代性之间快速展开的、全球性的综合体,并对其加以理论化的位置上”。历史的研究、文化的路径等本土化的视角,将区域国别的历史文化嵌入理论研究,为东南亚地区的区域国别研究打开非西方理论的路径,也为诠释非西方世界的国际关系演化提供多样化的研究维度。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周边中小国家的‘利基外交’对我国外交环境的影响与政策研究”(21CGJ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巴基斯坦研究院研究员)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