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评价:需求俱增与方法创新
2023年06月09日 10: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9日第2668期 作者:杨新涯

  学术评价是文献情报学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在各大图书馆发挥决策参考职能和智库职能中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对于图书馆更好地参与人才培养、增进科技前沿创新能力、提升学术水平与质量有着重要价值。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研究获得空前发展,学术成果呈指数增长,相关实体急需获得社会或学术共同体的认可,因而学术评价需求俱增,指标量化评价及国际科学计量评价等量化评价日趋明显。

  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评价导向

  很多双一流大学图书馆为支撑学校的创新与发展,都高度重视文献情报的能力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学术评价并提供相关服务。但是近年来,随着政策的变化与调整,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学术评价的具体服务不仅面临新问题,用户的需求也在逐步变化,内外因素相结合,产生了一些实际困难。第一,针对自然科学开展的评价多于人文社科评价。一方面是理、工、医、农和工商管理等学科重视国外期刊的发表,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程度还较低;另一方面,人文社科评价相较于自然科学更为复杂,评价其成果影响力,需要更广阔的视角进行深度审视,目前缺乏普遍认同的评价体系。第二,量化评价为主、重视形式评价。文献计量法、同行评议等是较为成熟且得到公认的学术评价方法。然而,在实践中因考虑到评价的时效、文献计量法等,常常对评价客体的外部特征进行评价,如论文数、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次数等。第三,学术评价的“破”与“立”。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目前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的问题。随后2018年印发的《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均提倡论文内在价值判断,看重论文创新性和社会价值,倡导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

  如何在破“四唯”“五唯”和“SCI至上”后,科学规范地开展学术评价,在“破”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为学校发展、学科建设提供相关学术评价、文献情报服务,是近几年图书馆、评价机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尽管有了一些点状的研究,却不能全面地解决实际问题。《学术“全评价”体系论》(叶继元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2月版)重点论述“全评价”体系的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客体、评价标准及指标、评价制度六大要素,以及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效用评价三个维度。该研究认为,评价主体是评价的实施者,也是评价活动的主导者,包括学者、同行、学术机构、学术期刊、第三方中介评价机构等。评价客体是被评价的对象,包括研究人员、机构、学术成果、学术媒体等,一般可以从形式、内容和效用三个维度来评价。评价目的是评价活动的龙头,根据要达到的预期和总的原则要求,既可以分为过程评价、诊断评价、资源配置评价,也可以按照时间划分为近期评价、中期评价、长期评价等。评价方法是工具,包括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评价标准及指标是人们在评价活动中应用于对象的界限和尺度,由评价目的决定,也是评价活动的关键。评价制度是评价活动的保障,具体包括有关评价体系的宏观制度、评价活动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指导各项具体工作的规章办法。

  公信力至关重要无法回避

  作者认为,形式评价是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内含知识的外部特征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评价对象的知识含量,操作起来简单易行,适用于一般性、非精确的评价。内容评价是对评价对象内含知识的本身特征的评价,是对知识内容逻辑性、合理性、价值等的直接评价,费时费力却更为精细可靠,这类评价对于关系评价对象直接、重大利益的精细评价较为适用。效用评价是指实践、时间、历史对评价对象实际作用、价值的验证及最终评价,强调历史事实或实践事实的评价,例如创造的经济价值、作为政策出台的依据等。书中构建起的方法体系,致力于弥补当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缺失,推动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尝试修正过分数量化、过分形式化、评审专家人情化和评价结果软化等问题。

  近年来,中央、地方、各高校纷纷出台学术规范,但这些条例缺乏特定的监察标准与法定程序予以保证,因而,对于规范学术行为、健全学术评价制度并不能起到切实的指导和运用。该书提出,公信力是开展学术评价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应建设以学术良知为基础、以质量评价为核心、以客观中立为导向、以反馈监督为保障、以整体协调为补充的制度群。这个制度群旨在解决学术评价中的公信力问题,培养优秀的学术品德,营造良好、宽松的研究环境,促进科学研究繁荣发展。

  该书侧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评价,其理论和方法同样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学术评价。不过,作者期望未来它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实证多一些,这样就可以充分验证其体系的合理性。此外,目前大数据的实践应用已经相对成熟,可以在开展“全评价”实践中,借助更多信息分析、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快速高效地开展评价工作,节省人力物力。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图书馆)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