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优质的他山之石
2022年11月23日 10: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23日第2536期  作者:蔡玉辉

  近60年来,维多利亚文学研究在西方评论界渐成热点,尤其是随着新旧世纪交替时期新维多利亚主义潮流的出现,该领域研究成为时尚。

  剑桥大学出版社是文学研究最新成果的出版重镇。1994年,出版社邀请剑桥大学爱德华七世文学教授、克莱尔讲堂主席、《达尔文的情节》一书作者吉莲·比尔担纲总主编,推出了《剑桥19世纪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此后,以年均5本的速度出版,历27年不断,截至2021年底已出版134部,今年计划有6部问世。

  每年两期的《维多利亚文学与文化》几乎是丛书出版与研究信息、评论界反馈的发表平台,大部分专著的前言都在该刊发表,几大主要的学术评论专刊亦做跟踪评论。有评家认为,《维多利亚文学、能量与生态想象》一书预示了文学生态叙事的未来。《中国与维多利亚想象》通过考查英、清两大帝国之间的文化纠缠,为不断走热的19世纪中英关系批评增加了较有价值的成果,在以崭新的见解研究其他内容的同时,带领读者进入新的令人激动的文学论争领域。《1850—1914期间的英国小说与语言进化》将维多利亚小说纳入语言进化框架之下的研究,不仅为这一时期的小说研究拓宽了视角,也为20世纪赫胥黎、奥威尔、菲尔丁等人的反乌托邦书写研究提供了有效路径。《维多利亚文学与文化中的死亡纪念物》则开拓了死亡文化叙事的新空间,使得死亡纪念物不仅标志着维多利亚人身体存在的一个阶段,也成为死亡叙事的起点;不仅是死亡的象征,也是连通生命瞬时、当下、开端和未来的连接点。

  内容丰富 视角多元 

  丛书的首要特点是跨学科。其研究路径不仅有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学、哲学、文化学、伦理学、修辞学等人文学科,也有如经济学、社会学、金融学、传播学、性别学、人口学、城市学等社会学科,还有如天文学、热力学、光学、生态学、医疗学、病理学、电磁学、量子力学等自然学科。

  正是由于编者追求“将跨学科研究与当今提出的紧迫的批判性问题联系起来”,丛书涉及领域异常广阔,致力于追踪维多利亚文学与视觉艺术、政治、性别和性取向、种族、社会组织、经济生活、技术创新、科学思想之间的交叉及其张力关系。简言之,就是维多利亚文学与最广泛意义上的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内容丰富,涉及身体与感官、环境与气候、种族与文学研究的非殖民化、生命政治与物质性、动物与人类、地方与全球、政治与形式、酷儿与性别认同等。研究视角多元,遍及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视觉研究、后殖民主义、种族主义批判、新历史主义、新形式主义、跨国主义、人权与自由主义等。

  显然,丛书的出版跨越两个世纪,历经30年而不衰,就在于迎合了知识爆炸时代读者对内容广博、方法新颖、视角多元且去中心化类读物的阅读需求和心理期待。

  文理交叉 杂糅纵横 

  译林出版社2022年翻译出版了“剑桥维多利亚文学与文化研究”译丛第一辑,分别为《中国与维多利亚想象》《维多利亚文学、能量与生态想象》《人口想象与十九世纪城市》《维多利亚文学和科学中的视觉理论》《维多利亚儿童文学中的进化与想象》。

  170多年前,英帝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帝国的城墙,随后,这两个古老的帝国就缠绕在一起,从政府到民间,从物质文明到价值观念,两种文化之间既经历了好奇、向往和会通,也经历过误读、误解和误判。中国人在英国殖民者眼中是一种什么形象?定居于伦敦一角的中国人在伦敦人眼中又是什么形象?百余年来英国人乃至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认知、印象与当下的中西关系有什么关联?《中国与维多利亚想象》通过殖民者笔下的中国书写、英国人对移居伦敦莱姆豪斯的中国城书写,为读者提供了一幅19—20世纪之交英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全景图,从中能够找出西方面对中国和平崛起所产生忧虑的历史与文化根源。

  《维多利亚文学、能量与生态想象》作者借助兴起并盛行于19世纪的热力学能量守恒、熵等定律视角,对《荒凉山庄》《我们共同的朋友》《黑暗的心》等小说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解读和论析。作者将作品中描写的乡村与城市景象、城市运转和社会变迁以及塑造的各种人物性格变化,纳入能量转换和熵耗损的理论框架下加以考察,以能量之“炉”熔炼热力学兴起时代的文学之“钢”,得出不同寻常的“合金产品”式的结论。

  《人口想象与十九世纪城市》围绕19世纪后期伦敦、巴黎和纽约在城市化进程中,因人口爆炸式增长而带来的社会问题在维多利亚文学书写中的表现而展开。环境与卫生状况恶化导致疾病流行,失业严重引起犯罪猖獗,伴随人口增长,出现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热潮,出版业繁荣,文学市场尤其是鬼故事、侦探小说市场走红,犯罪书写及其舞台表演走俏,灾难书写及其表演跨越通俗表演、歌剧、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的类型界限,以“多模型”形式呈现,诸如此类,俨然一部文学人口社会史。

  《维多利亚文学和科学中的视觉理论》回答了维多利亚时代侦探小说、鬼故事何以盛行的问题。人有灵魂吗?鬼魂存在吗?眼见就能相信吗?维多利亚人围绕这些问题争论不休。侦探小说和鬼故事迎合了这样的需求。这一时期出现的托马斯·杨的波光学理论和詹姆斯·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解释了光和影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为争论不休的超自然现象提出了新的解说。作者运用这些理论对《有挂毯的房间》《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等小说进行了全新解读。

  儿童文学最早出现于英国,又在维多利亚时期形成高潮。《维多利亚儿童文学中的进化与想象》将这一时期C.金斯利、L.卡罗尔等五位作家的作品《水孩子》《来自大自然的寓言》《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丛林之书故事集》,纳入进化论视角之下,围绕儿童的起源、本性、能力、发展、教育和目的全过程,围绕作品主人公的成长是进化还是重演这一命题,展开了多维度和跨学科的分析。

  译丛的选题涉及中英关系、能量耗费、人口危机、儿童发展、如何认识真实等问题,这些均与我国当下的现实紧密相连。译丛的引入和传播给我国读者带来启示,译丛所表现的宽阔学术视野,文理交叉的跨学科研究范式,杂糅纵横、文本与史论结合的论证方式,亦给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带来一块优质的他山之石。

  (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