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站在人类存续的高度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发人们对生态伦理和环境正义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在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曾经并不突出,但随着人口膨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激增、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压力加大。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更加凸显。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大把“美丽”写入强国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没有“美丽”的现代化不能称为全面现代化。让中国“美起来”,正是“强起来”的先决条件和必然选择。
由王艳峰撰著的《美丽中国建设的哲学思考》一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出发,深入挖掘美丽中国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所蕴含的理论内涵,深入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多对辩证关系。
敏锐捕捉时代课题。环境问题自古有之,在古代,营建城池、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比如元明清三朝的大兴土木使大片森林消失。5世纪中叶,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土地荒漠化而衰落消亡,敦煌古城因河西走廊的荒漠化被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也曾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水土植被,造成土地的沙化。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在“时空压缩”双重效应下,客观上造成了资源环境的约束进一步加剧。新时代以来,相继发生陕西延安削山造城、浙江杭州千岛湖违规建设、秦岭圈地建别墅、腾格里沙漠污染等数起破坏生态环境事件。
工业文明以降,生态危机总是与经济发展相伴相生,生态与文明逐渐成为一个难解的时代悖论。如何正确认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如何解决全面转型中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如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这一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问题?面对这些时代之问,作者认为,建设美丽强国,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是一场带有历史性、全局性和根本性的社会变革,必将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制度设计等全方位革新和深刻变化,必将为迎来超越工业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必要准备。如果中国这个拥有14亿多人口规模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建成美丽中国,必将造福全人类,为建成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把美丽中国的研究论域从自然观推进到社会历史观。马克思说:“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生态环境的危机,归根结底是人类社会危机、人的存在方式危机、人的思想观念危机。全书没有局限于政策话语、制度技术层面的话题讨论,而是将生态危机置于唯物史观的宏大视野中,努力探求生态与文明的耦合关系。
该书深入到人与自然关系背后去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以这种关系反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认为,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人类社会的危机,生态危机背后的深层动因是复杂的利益关系。在此基础上,作者揭示了美丽中国所指向的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深入剖析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必然性和价值合理性,提出要从解决人与人、人与自身的矛盾去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进而把对美丽中国的探讨从自然观推进到社会历史观。
对美丽中国的理论体系建构进行深入考察。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新拓展,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是对人类生存方式与永续发展的新思考。该书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切入美丽中国建设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自然史—人类史”系统性思想,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历史方位、基本内涵、理论渊源、哲学基础、实践进路等进行研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内涵、新特征、新理念和新路径,形成了美丽中国体系的基本轮廓和理论分析框架。
在美丽中国理论体系的建构上,作者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在全球生态治理的空间视域中,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生存发展维度中揭示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实践性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美丽中国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对象化,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对象化活动。
书中揭示了美丽中国建设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存在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观、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进而提出了真善美相统一、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相统一、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重要原则,并以系统论为指导构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路径。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