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绘文学批评现代性新版图
——呈现历史·反映过程·作出评判·提供启示
2022年07月13日 09: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7月13日第2447期 作者:苏文健

  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学术互动的频密,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对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反思与批判有不同的路径与视角,亦可与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建设相辅相成。一方面,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自有其特殊的历史谱系、学术语境、研究范式等;另一方面,20世纪中国文学及其承载的中国经验在海外的传播接受,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前者由外向内投射,带来异质性的他者眼光;后者由内向外播撒,形塑辐射性的自我镜像。《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李凤亮等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3月版),致力于在这两个方向上提供一个研究范例和反思的批评界面。

  多元现代性视角有利有弊

  与《彼岸的现代性——美国华人批评家访谈录》(2011)、《移动的诗学——中国古典文论现代观照的海外视野》(2012)两部论著重在勾勒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的“地形图”不同,作者这部新著从六个方面考察了当代海外华人学者的批评理论,分别涉及海外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整体观”、“晚清文学”观念的崛起与研究格局的扩张、“革命叙事”的“再解读”、现代性视野中的“上海研究”、海外“华语电影”研究的跨文化批评模式等。全书聚焦但又不限于上述问题的探讨,同时不局囿于对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本身的分析,在努力呈现历史、反映过程、作出评判、提供启示的过程中,试图重绘中国文学批评现代性的新版图,以此提醒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别有洞天。

  全书对彼岸多元现代性的挖掘,试图改变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图景。在对各章关注的重大议题进行阐述的过程中,均体现出对“多元现代性”这一内在线索的挖掘。海外华人学者借由马泰·卡林内斯库对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辩证,呈现中国现代性的追求历程,在对现代性的多元解读中,将现代的视域溯源至晚清(明),并对晚清(明)文学给予高度评价和定位。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彼岸的现代性视角,推动海内外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多重比较,从而推进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反思。

  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中的现代性概念不是铁板一块,书中也注意揭示其多元现代性的差异性面貌。通过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中各具差异的现代性解读,揭示现代性理论的内在张力,为中国现代性的思考提供了他者视角。作者也辩证地指出,海外华人学者用西方现代性观照中国文学带来的尴尬和困境。一方面,将西方现代性标准套用到中国文学身上,容易产生水土不服或削足适履的弊病;另一方面,现代性标准的多变性、暧昧性,容易导致在西方标准下怀疑中国是否存在现代性,却又试图去寻找中国现代性的矛盾。进而言之,对“强制阐释”的警惕及中国批评话语的呼唤贯穿全书始终。

  注重文学性、审美性和历史性

  全书对海外华人学者异质性做出整体揭示,并辨析现代性如何经由文学形成互动对话:文学性、审美性、历史性成为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中念兹在兹的主题。海外华人学者身处西方批评理论话语场域的深处,在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过程中,展示出多种理论与方法的驳杂色彩。他们对中国现代性的思辨,实则建立在对文学性、审美性、历史性的对话审视之上。如比较视野中的“海外张学”。作者既注意到海外华人学者对张氏所隐含的审美现代性、文学观念、写作技巧,甚至离散身份等因素的偏爱,又不忘对大陆学者借由“重写文学史”所秉持的判断标准之比较分析,进而辨析海外华人学者与大陆学者的话语交锋。海外华人学者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回到历史深处,悬置了“革命叙事”的文学性与审美性问题,着力挖掘、论证中国现代性方案的合法性和优越性,肯定“革命叙事”或左翼文学作为一种新的现代性审美形态,在建构中国现代民族国家中的关键作用。海外华人学者对“革命叙事”的“再解读”已溢出文学性层面,着意返回历史现场展开考古学的挖掘,通过分析文本话语的缝隙与冲突,对“革命叙事”或当代文学的历史化作出新探究。

  最后,全书对海外华人学者从文学比较到文化研究的跨界研究方法进行了批判反思。在“批评理论”研究不断受到重视的语境下,海外华人学者的跨国(境)批评实践,为国(境)内学者提供了一个考察当代西方批评理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崭新而特别的视角,其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建设的借鉴意义格外突出。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具有鲜明的跨文化、跨学科、跨语际等跨界特征。张错穿越时空与“文体”的古代器物与传统文化探寻,刘禾从跨语际角度切入的现代性思索,赵毅衡的“形式/文化学”探究,张旭东的后现代文化考察,唐小兵的图像现代性阐释,张英进、鲁晓鹏的当代中国电影分析等,均呈现出从文学比较走向文化研究的整体趋势。

  批判反思海外华人学者研究

  海外华人学者的相关论著在国内持续出版,一定意义上带动了国内学界的文化研究热潮。比如对“华语语系”概念的历史考辨。书中指出,华语语系既是对文学现状的一种回应,也是在全球化观念激荡下海外华人学者的一种学术话语建构。全书将它作为“辩证的起点”,用以反思传统中国现代文学的论述框架,借以重新思考文学与国家(区域)、本土与海外之间的关系,为传统的华文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话题和可能性。

  再如对华语电影的比较研究。通过辨析鲁晓鹏、张英进等人在不同时代语境下的华语电影批评实践,作者分别将其概括为“跨国华语电影批评”和“对话批评”两种批评模式。“海外华人学者的华语电影研究从‘被凝视’走向‘对话’的这一进程,充分显示出话语权力的交锋与争夺、身份意识的浮现与变化,也反映出西方学科建制中的人文学科谋求自身突破与发展的学术努力。”在多元互动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中,论者省察海内外华语电影研究的互动对话现场,揭橥华语电影研究的新空间,共同推进华语电影研究/学科的深化发展,为“世界华语电影诗学”推波助澜。

  作者还对海外华人学者在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研究过程中彰显出的理论主题先行、价值立场暧昧,甚至汉学心态、文化霸权等问题提出了批评反思。概而言之,该书体现出鲜明敏锐的问题意识、灵动多元的跨界方法和比较诗学的视野格局,昭示着作者用思灵动、着眼宏阔、入笔精深的研究品格。该书凝聚着李凤亮教授多年来在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方面的集中思考,与《彼岸的现代性》《移动的诗学》允称为“重绘中国现代性新版图三部曲”,对跨地域的中国现代诗学形塑和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系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华语语系文学的海外建构及其影响”(HQHRYB2018-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