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捍卫意识形态安全的完整体系:非主流社会思潮的主流意识形态批判
2022年06月29日 08: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29日第2437期 作者:赵玲

  由王岩教授领衔撰著的《批判与引领:当代中国非主流社会思潮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版),总结和批判了蔓延在当代中国的十大非主流社会思潮,囊括了“自由主义”“新左派”“普世价值思潮”“宪政民主论”“历史虚无主义”“公民社会思潮”“当代西方新闻自由思潮”“民粹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以及“消费主义”,内容全面、笔触锋利、分析细腻。

 

  明确其在中国的非主流地位

  肇始于西方社会的各种思潮,经由国内学者的引介、传播和推广,在中国培养出拥趸和信奉者。正如这些思潮在母国那般相互交错、彼此抵牾的景观,它们在中国同样存在无法弥合的价值冲突,但带来的思想交锋却更为激烈甚至更为集中。究其根本,无非是西方社会意欲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发动或隐或显、或疾风骤雨或温水煮青蛙般的渗透。

  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碰撞与较量、改革带来的利益格局调整,一些人把西方社会思潮视作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良策,为它们摇旗呐喊,甚至将它们本土化。40余年来,国内非主流社会思潮跌宕起伏。不可否认,它们对打破僵化、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亦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然而,无论这些思潮如何打着全人类的旗号,无论其如何以理性、客观、科学的体系自居,无论其如何以富足、绚丽、幸福的生活诱导大众,更无论其如何传播西方社会思潮,都不能改变其内里的资本主义化或西方化。恰如作者所言:“在当代中国非主流社会思潮中,多数社会思潮是国外思潮向国内思潮不断转化的结果,是通过直接照搬、移植西方社会思潮而来的。”即使它们在形式上不同于西方原汁原味的社会思潮,但不切实际地照搬照抄西方的做法,却暴露了它们的简单化、教条化和非科学化。这种立场、格局、特质,注定了它们在中国的非主流地位。

  揭露西方意识形态的战略实质

  作者强调,对诸种思潮的研究要从“‘历史例证’和‘现实接触’中寻找其赖以产生的土壤与发展的逻辑”。

  在主旨上,并非其宣扬的非中心化或中立化,恰恰是以西方中心化为立场。当经济全球化以锐不可当之势袭来,一些社会思潮提出了非中心化或中立化的主张,比如司法中立、新闻中立、价值中立、军队中立,并以“趋同论”“意识形态终结论”诱导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与所谓的世界全面接轨。然而,这些倡导去中心化的社会思潮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单纯,其实质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污名化”彰显西方价值观的正确性。譬如“普世价值思潮”“以‘趋同论’推导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殊途同归的结论”,“历史虚无主义”宣扬“只有西方国家的传统、信仰、制度等才是全人类实现解放与进步的真正动因”。可见,这些社会思潮意图以中立化的骗局,淡化或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设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殊途同归的通道。

  在目标上,试图构建以西方模式为道路的理论体系。一些社会思潮不遗余力地推崇西方制度,试图以之为模本推进中国的改革。比如,“自由主义”秉承西方自由主义的衣钵,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是它们一厢情愿为中国开具的“灵丹妙药”。“公民社会思潮”则把西方公民社会塑造成“独立自治的神话、德行完美的神话、同质圣洁的神话”。这些思潮亦大肆渲染“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甚至炮制所谓的“历史真相”来抨击中国共产党,夸大改革中的问题。其唯心史观的基本立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旨趣以及民族虚无主义的政治态度,必然使其本质暴露无遗。

  在形式上,意欲全方位、多维度地消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手段更加丰富、方式更加隐蔽。经过40多年的演化,亲西方的非主流社会思潮已不满足于有限的活动空间,开始向经济、政治、文化、日常生活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渗透。比如,进驻新闻领域,借助网络技术平台、新媒体等手段兜售西方自由主义,大谈绝对的新闻自由;在中国掀起消费主义运动,意图在消费领域推行西方化策略,以达到意识形态渗透的“无为”而“无不为”之功效;在西方势力的培植下,煽动暴力、制造民族分裂,妄图达到分裂国家的目的。可以说,大部分非主流社会思潮的依附性决定了它们根本不可能跳出西方社会思潮的窠臼,从而构成西方意识形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不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并未偃旗息鼓,而是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在书中,作者揭示出这些思潮的六大动向,意在说明这些非主流社会思潮的破坏力将更为隐蔽和凶险,警示我们必须加强对它们的批判与引领。

  首先,精准把握非主流社会思潮的实质,对其聚焦的社会问题给予及时关切与科学研判。非主流社会思潮或许会对历史发展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指向,却不能决定历史结果,更不能左右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资本主义本身固有的矛盾不断激化,西方社会面临着无法克服的危机。在此背景下,以西方为模本的非主流社会思潮如何获得合法性证明?那些在西方国家都存在缺陷的方案,焉能在中国获得成功?当然,对非主流社会思潮提出的质疑和指责,我们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以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消除来自方方面面的杂音。

  其次,以深刻的历史教训归谬与反驳非主流社会思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非主流社会思潮以西方制度为圭臬,有的甚至直接照搬、平面移植西方社会思潮。这种鹦鹉学舌式的做法必然遭受两种质疑:西方经验是否科学?西方经验能否与本土无缝对接?第一点显然已有定论。就第二点,“拉美陷阱”便是深刻的教训。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是党的百年奋斗史得出的科学结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这是我们批判非主流社会思潮的有力武器。

  最后,在与非主流社会思潮的斗争中彰显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魅力。当前,从落实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任务看,我们一方面要抓牢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对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及其变化保持高度警惕;另一方面要遵循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我们应保持政治定力和理论自觉,既要把握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在中国的演化逻辑和政治企图,也要防范新左派和民粹主义思潮对改革大业的影响。总之,通过对十大非主流社会思潮的批判与引领,有助于“探索建立起捍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完整体系”。这是该书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