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文艺批评褒贬甄别功能弱化,缺乏战斗力、说服力,不利于文艺健康发展”。加强文艺批评建设的呼声愈加高涨。在这一背景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原总编辑张江教授主编的《重塑文艺批评精神:“文学观象”系列论评集》(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版)问世。
该书分为文学观象和海上观潮两部分。文学观象(后改为文艺观象)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人民日报》合作开办的文学理论批评专栏,由张江教授总体负责策划选题与主持栏目,自2014年1月持续至2018年。海上观潮是由张江教授领衔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创新工程团队与上海《文汇报》合作开办的专栏。编者汇集上述两个栏目60余篇文章,每篇均采用对话体形式,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一个话题深入讨论,全方位剖析文艺创作和批评面临的重要问题。
全书作者阵容强大,汇集120余位学者、专家、作家。他们皆身处文艺一线,眼光敏锐独到、理论实践功力深厚,其文折射出丰富的文艺创作经验、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对文艺发展的热切期望。报刊对话体式的新鲜活泼感,亦使整部书萦绕文艺现场的浓厚氛围,好似一幅当代文艺批评的地形图,其中的阡陌沟壑、山川江河,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阅读此书既有厚重犀利之感,话题引人深思、启发良多;又有清风拂面之感。它既不是学院里的高头讲章,也不是媒体上的吸睛之作,而是兼具现实性、理论性、专业性、平实性的一场场深入浅出的精彩对话,彰显了重塑文艺批评精神的不懈努力。
直面批评病象 恢复生机活力
该书直面当下文艺批评诸多病象,对批评本身进行犀利解剖。在市场化、大众化、全球化、媒介化的影响下,文艺不断发生新变,迫切需要批评发挥辨别功能和引领作用。但现实状况是文艺批评家既不为也不能的情况比比皆是;批评“宣传多于研究”“表扬多于批评”“微观胜于宏观”;批评话语凌空虚蹈、不接地气,死板陈旧、了无生气。文艺批评最大的病症在于丢失批评精神、丧失批评活力,落后于时代和文学创作。在《文学需要什么样的批评》《当下的批评是不是学问》《批评为什么备受批评》《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等文中,对话人从各自体验和专业领域出发,在深刻的自省和反思中呼唤恢复批评之活力。
该书诊断了窒息批评生机活力的各种“疑难杂症”,如与鲜活的文学实践脱节、各种利益关系的束缚、文艺边缘化的副作用,以及批评内循环于专业小圈子、不被认为是真学问等。有鉴于此,批评需要在多维、增质、共情方面下功夫。多维是追求文艺批评方式的多样性、触角的广泛性和敏锐性,进而增强语言的艺术性;增质在于提高文艺批评质量,使其真正影响创作,发挥良师诤友的作用;共情强调提升文艺批评的影响力、辐射力,使其与创作者密切互动,并影响和引领读者的精神世界,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这就要求文艺批评走出小圈子、象牙塔,成为文艺与读者之间的“摆渡者”。说到底,文艺批评应具有促进创作和引领时代文化的宏图壮志,在对作品讲真话的过程中激浊扬清,形塑时代精神价值。这是批评自身的抱负,也是其发展的动力之源。此外,批评不是随意抒发感想和简单判断好坏,它需要理论的支撑。为了避免既有理论逐渐保守和僵化,文艺批评需从当下文学实践中获得理论的启示和自我更新的生命力,从批评中生发理论、更新理论,又以新的理论批评介入文艺现场,更好发挥“磨刀石”“透视镜”作用。
坚守精神价值 担当社会责任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艺作品。书中不少对话触及文艺作品思想浅表化、热衷低级趣味、放弃精神价值追求的问题。对话人具备长年深耕某一文艺领域的深厚经验,分析一针见血、精准老道,是文艺批评实践活的样本,散发出独特锋芒和魅力。一些文章以“不能……”“不是……”等否定性标题,体现鲜明的文艺价值观。《文学不能依附市场》《文艺不是“摇钱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愉悦》深入论述了文艺与市场的辩证关系。文艺必须过好市场这一关,要有拒绝市场诱惑的定力,能够选择引导市场,通过影响创作者和受众,培养和转化文化市场,坚守文学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追求,避免价值的空心化。《文学不能“虚无”历史》《文学不能消解道德》《文学不能成为负能量》则集中探讨了文学与历史、道德的复杂关系,明确提出文学应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及历史人物;接受伦理和道德的检验,坚守道德底线;追求崇高之美,发现和传播正能量。这些文章在新的语境下重新思考和回归文艺的基本常识,以坚定的批评立场高扬文艺的精神旗帜。
书中还有不少文章强调文艺的公共性和社会责任感,回应了文艺创作长期以来形成的唯“自我”独尊和过分沉溺于“小我”的倾向。如《文学,请回归生活》指出文学家长期陷于“亭子间”“象牙塔”,与生活隔绝,失去对生活的“及物性”。而文学的自我也是社会的自我,作品内里必须有牢靠的生活依据。《文学关乎世道人心》认为作家的自我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公众意识,只是表达的方式和深度不同。《重建文学的民族性》《中国精神是文艺之魂》《文艺是民族精神的引擎》《文脉同国脉相连》等文,从文艺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出发,集中阐述了文艺对民族精神的建构、凝聚作用。虽然这些文章谈论的是精神价值和社会责任等大问题,却并不空喊口号、板着面孔说话,而是接地气、生动活泼,新见迭出、曲高和众。
打造精品力作 攀登文艺高峰
一切都要靠作品来说话。人们渴求阅读能体现时代广度、人性深度和思想艺术高度的精品力作。从大量作品中披沙拣金,辨别好的作品,阐释出作品的好,是文艺批评不可推卸的责任。该书聚焦文艺创作的成败得失,表达出期盼新时代新经典的强烈愿望。
经典为文艺创作和批评确定标高。古代文艺经典有较高地位和认可度,但我们不应厚古薄今,建构当代文艺经典同等重要。《捍卫文学经典》认为捍卫当代文学经典包括红色经典,就是捍卫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经典的标准是多维的,要把文学经典的标尺用在当下,发现和评判当代经典,在阅读阐释中呈现当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从创作方面来说,精品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优秀作品代表文学的高度》认为作家应超越各种俗见,对人和生活有公正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精微刻画形象,写出动人的灵魂。塑造高质量的艺术形象,需要创作者慢下来、沉下心,避免外界俗务干扰创作。在这方面,赵树理、柳青、路遥、陈忠实等作家堪为楷模。《什么是深入生活——从赵树理的小说说起》《柳青的意义》等文探讨作家如何深入生活,成为现实的介入者而不是旁观者,把生活激起的情感波澜内化到文学形象表达之中,汇聚为时代的大江大河。
文艺创作要真正身入、心入、情入生活,离不开现实主义。该书从文艺与现实生活结合入手,细致讨论以现实主义表现生活、写出时代的史诗、书写中国梦等重大理论和创作实践问题。《现实主义魅力何在》认为现实主义传统贯通于中国文学血脉,现实主义精神的坚守和弘扬人民性是作品成为时代标志的重要因素。《以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认为,好作品之所以能既属于又超越特定年代,关键就是现实主义的立场——忠于生活、忠于人民,写出现实的复杂、人民的悲欢,找到时代精神与方向所在。《萃取新时代的诗意》认为诗意建立在作家对于现实读懂读透的基础上、对于梦想希望等的精神雕刻中。好的作品可以通过个体生活横截面展示时代的诗意和对未来的希冀,体现人性之美和生活之美。
新时代文艺气象万千、潮起潮涌,“观象”“观潮”需要打磨好文艺批评这把“利器”,发现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伟大作品。正是秉持这样的初心和使命,该书全景扫描中国文艺现状,其所带来的话题和观点、引发的思考和启悟,既是重塑新时代文艺批评精神、营造良好批评氛围的生动实践,亦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有志之士攀登文艺高峰时留下的有力足印。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