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意义和实在
2022年01月26日 09: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26日总第2338期 作者:梁庆寅

  一部学术著作的价值可以从若干方面考量,而所做的研究是否具有前沿性,肯定是一个重要的考量要素。从《达米特与戴维森意义理论比较研究》(张燕京著,人民出版社2021年8月版)这部著作的研究领域、研究代表人物和研究内容来看,毫无疑问它是一项前沿性的研究成果。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哲学研究发生“语言转向”以来,语言哲学就成为20世纪英美哲学的主流。语言哲学关注真理观、意义理论和形而上学问题,其中意义理论是语言哲学的核心内容。由于意义理论又是分析哲学的核心内容,对逻辑学、逻辑哲学、心灵哲学、数学哲学、科学哲学、人工智能哲学等哲学分支具有基础性作用,因而在当代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当代语言哲学家中,迈克尔·达米特(1925—2011)和唐纳德·戴维森(1917—2003)是意义理论研究的杰出代表。前者提出了具有反实在论特征的证实主义意义理论,在语言哲学、分析哲学、形而上学、数学哲学、逻辑学等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后者则提出了具有实在论特征的真之理论,在语言哲学、行动哲学、心灵哲学、认识论、形而上学等领域建树丰硕。两人的意义理论研究对当代语言哲学和形而上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之间就此展开的学术争论,直接推动了当代语言哲学的发展。

  该书采用比较研究的路径,选择达米特和戴维森两位语言哲学巨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语言哲学思想尤其是意义理论作了多个层面的比较,深入探讨了当代语言哲学的一系列重要问题,精当地分析了基本概念,准确地阐释了基本问题,尝试提出具有创见的新观点。

  纵观全书内容,该著在五个方面具有独到理论贡献。

  其一,系统开展了达米特与戴维森意义理论的比较研究。该书基于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把握比较的层次性、突出比较的问题导向等比较研究理念,从理论来源、原则条件、真理观、理论形式和形而上学等不同方面,全面系统地展开了达米特意义理论与戴维森意义理论的比较研究。通过纵向比较梳理所研究问题的历史脉络,通过横向比较探讨所研究问题的不同解答方案。例如,通过对弗雷格与达米特的比较,厘清达米特思想的来源根由;通过对塔尔斯基和戴维森的比较,呈现真之理论的发展;通过对达米特和戴维森的比较,梳理了二者对于当代意义理论诸多问题的不同解答及其理据。

  其二,深入阐发了达米特和戴维森的真理观。基于达米特和戴维森关于塔尔斯基真之理论的分歧,作者在书中探讨了达米特和戴维森的真理观,揭示了两者真理观的主要思想。其中涉及了弗雷格真之思想、关于拉姆塞和维特根斯坦真之冗余论、关于普特南真之观点的讨论,把对达米特和戴维森真理观的探讨置于当代真之理论研究的复杂、丰富的背景之下,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其三,全面探讨了达米特和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形式。书中详细论述了达米特提出的证实(辩护)主义意义理论和实用主义意义理论,戴维森提出的以真之理论为表征形式的真之条件意义理论。通过分析达米特基于其意义理论的显示性、完全性和分子性原则对戴维森真之理论所做的批评,揭示了达米特和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基本特征,展现了当代意义理论发展的基本趋势。

  其四,深刻揭示了意义理论对形而上学的方法论意义。书中阐述了达米特的形而上学“研究纲领”和戴维森的“形而上学真之方法”,论证了达米特和戴维森意义理论对当代形而上学的影响,从意义理论对数学本体论问题的解决、意义理论对排中律的解释等入手,揭示了意义理论对形而上学的方法论意义,凸显了意义理论的方法论功能。

  其五,明确提出了关于语言哲学的基本看法。作者认为,什么是意义?如何理解真?怎样认识实在?这些问题都是当代哲学的重要问题。在当代语言哲学的语境中,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均离不开对意义理论的探讨。作者由此提出了关于语言哲学的基本看法:真、意义和实在是语言哲学的核心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即真与意义的关系、真与实在的关系、意义与实在的关系,构成当代语言哲学的主要问题。具体而言,真概念是意义概念的基础,意义理论借助真概念得以说明,基于实在论的真概念可以构建实在论的意义理论,基于反实在论的真概念,则可以构建反实在论的意义理论,真理观决定意义理论。而对实在概念的探讨又依赖于意义概念的探讨,意义理论是形而上学的基础。以戴维森为代表的实在论与以达米特为代表的反实在论之间的论争,表面上是形而上学的论争,其实质是有关意义理论的论争,根本上是关于真理观的论争。

  值得提出的是,该书在对达米特和戴维森意义理论的比较研究中,围绕两人的思想源流和理论发展,论述了诸多相关联的当代语言哲学家的思想,对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塔尔斯基、奎因、普特南等人的主要思想,以及他们与达米特和戴维森在理论上的联系进行了细致精当的分析,从而展示了当代语言哲学研究的图谱。阅读该著,从中不仅可以把握达米特和戴维森的意义理论,也可以了解当代语言哲学研究的梗概,这是该书的又一个可圈可点之处。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