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0年是全球化真正的开端
2021年09月29日 09: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29日第2260期 作者:陈安迪

  《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The Year 1000:When Explorers Connected the World and Globalization Began)中译本今年9月由读客文化出版。该书作者韩森既是耶鲁大学教授,又是著名的汉学家,她撰写了多本围绕古代中国的学术著作,在学界颇具影响。该书涉及的主题远远超越古代中国的范畴——在这本书中,作者描绘了一个充满全球化特征的世界,一个远早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全球化时代。通过考古资料、历史传说与文字记载,作者以广阔的研究视野,对公元1000年世界各区域间的商贸联结与互相影响进行了掠影式的叙述。从寒冷的北欧到炎热的非洲,从神秘的玛雅到繁荣的东方,书中阐释已然表明,尽管公元1000年距离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尚有数百年时间,但已有或繁密的网络或细微的丝线,将整个世界隐然连为一体。

  全球化视角下的全球化

  每当谈论起全球化,多数人都会想到哥伦布的航行,然而,将哥伦布到达美洲视为全球化的开端,实际上是以西方为中心的观点。正如书名所示,该书批判性地对全球化的开启时间提供了不同答案。在维京人的英雄史诗中,驶向大海的英雄们在公元1000年左右已西进到格陵兰岛,甚至与北美的土著居民发生了冲突。尽管英雄传说的真实性常被人质疑,但作者利用考古证据有说服力地论证了其中的可信部分。不过,谁更早到达美洲,并非该书探讨的重点,因为以到达美洲的时间早晚讨论全球化,实际上仍落于西方中心的窠臼,而该书的特别之处在于,成功地以全球化的视角讨论了全球化。

  维京人西进的意义不在于“发现”了美洲,而在于连接起大西洋两岸已然存在的贸易网络。在该书的阐述中,时常居于“被发现”地位的美洲文明,早已在内部建立起广阔而复杂的商品技术交换网络。联结本就存在,而不待哥伦布的到来。与之类似,看起来封闭的非洲大陆同样存在复杂的贸易路线:象牙、黄金与奴隶不断地被运往欧洲与亚洲。而那些众所周知的商旅往来区域,从欧洲到亚洲,尽管宗教分歧与政治冲突不时发生,但横跨欧亚的陆上贸易线、密布大洋的海上贸易线始终联系着各个区域,甚至使某些区域早早地实现了一体化。

  公元1000年,世界上各个地方都在与周围建立联系,巨大的商贸网络不断发展,所有人都是全球化的主体,均自觉或不自觉地促进全球化,享受着全球化带来的成果。互相联结的丝线已经牵起,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最终难以阻挡。

  最全球化的宋代中国

  对于中国读者而言,最感兴趣的自然是这一时期的中国在全球化中的角色。公元1000年的中国正处于宋朝统治下,在大众认知中,宋代是一个武力不振但经济极为繁荣的朝代。读者很容易联想到,宋代中国必然深刻参与了全球化的揭幕。不过,书中的观点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作者直接将这一时期的中国定位为“世界上最全球化的地方”。

  公元1000年的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广泛的对外贸易,中国人跨越了半个地球,向中东、非洲、印度等地出口独一无二、高质量的陶瓷与各种制成品,同时也从这些地方获取香料、象牙等珍稀消费品。繁荣的海洋贸易让泉州等港口城市早早具有了国际化色彩,也让宋朝针对性地建立了复杂而巧妙的税收制度。东南沿海、内陆腹地,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宋代中国各个区域与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受到了全球化的浸染。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如此紧密,以至于该书作者认为,中国人没有经历全球化的准备阶段,他们本就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

  开放与交流是永恒主题

  领先世界的航海技术、首屈一指的制造业、繁荣经济下的旺盛需求,以及正视海外贸易的政府,多种因素造就了作者笔下最全球化的宋代中国。不过,对于有着被西方叩开国门历史记忆的中国读者而言,即便知晓宋代中国才是全球化的主角,但正如郑和那场规模宏大的航行,在令人鼓舞之外,也让人不由自主地感慨——我们曾经如此接近,乃至已经处于“正确”的历史道路上,但为何仍然在其后错失了时代的主题?

  尽管作者描绘的公元1000年的全球化世界令人耳目一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世界各地早期的全球化特质,并未迅速改变世界,催生我们所熟知的现代全球化。这亦使得全书结论略显主观。除此之外,全书侧重于对现象的描述,而非回答某些读者可能会关心的问题。在书中,作者提及了历史上的贸易冲突、文化分歧等现在我们依然面临的全球化难题,但并没有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具体答案。或许在这场公元1000年的世界之旅中,每位读者都能寻求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而不管答案是什么,不论存在多少难题,开放与交流永远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