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巫”的文化理性
2021年09月01日 09: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1日第2242期 作者:赵建军

  

  早在20世纪初茅盾、林惠祥、李安宅等人的研究中,就已将巫术和巫文化纳入神话范畴。20世纪中叶,闻一多、袁珂、钟敬文等老一辈学者,对巫文化从中国古代文化起源上进行稽考,使民俗学和神话学深度交融,进而提出关于原始巫术与民族文化起源密切相关的种种论说。改革开放后,乌丙安、高国藩、张紫晨、夏建中、萧兵、何新、叶舒宪等学者,借鉴西方文化人类学的成果,展开对巫术和神话系统的探索研究,试图打破中国神话“支离零碎”、不系统的错误认知,亦取得了不俗成绩。至21世纪,有关巫术、巫文化的成果不断涌现。

  《中国巫文化人类学》(王振复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20年12月版)把巫文化作为含纳神话和图腾的三位一体的文化原生形态,使其具有中国文化起源性质。得出这一认知的依据是:巫术、神话与图腾和劳动生产一起,共同构成人类初民生命、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诉求。与此相吻合,“中国原巫文化,在中国文化结构与文化模式中,不仅是基本的,而且是主导的”。由此,在学界流行的“大神话”理念之外,另辟一条凸显中国文化原生特色的研究路径。

  作者提出这一学术立论的意图,是基于中国史前初民的生活和精神实践现实,旨在体现原始文化的“元形态”,由此得出巫文化为原始文化研究对象的人类学厘定。这种思路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产生发展的认知逻辑一致。须知,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思想的“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促成的。

  在书中,基于鲜活的初民生命和生活经验,原始文化的元理论模型被活泼泼地“建造”出来,它毅然决然地跳出西方文化人类学模态,以独特的“文化形态”“文化逻辑”“文化嬗变”“文化造型”,呈现出中国巫文化人类学的本真面貌。依作者的论析,具体表现为:其一,中国原始巫文化具有“信文化”特质。巫文化是凸显中国原始“信文化”独特性较集中、鲜明的载体。作者认为,“信文化”的文化属性含纳神性、灵性与巫性。中国巫文化呈显的主要是神性与人性的背反合一,具体表现则为巫性之人性。巫者将自己比作神灵,自认为“无所不能”。其实,巫者内心深存恐惧,他敬仰、崇拜神灵,并在崇拜、迷信神灵时,跪倒一条腿,另一条腿则半蹲,这是因为他还表征着人性。因此,他也以巫性意志释放人性,试图以巫性意志改造自然和人的世界。通过深入揭露和批判中国原始巫文化的本质,作者发现其中萌芽的文化生命意志,对之从人类文明阶段的合理性角度给予了客观评价。

  其二,提出并论析了“巫性”这一学术概念。作者认为,巫性精神结构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巫者只能是“伪主体”或“似主体”。巫者能做出属于人的“积极作为”,哪怕这种作为仍不免是一种“伪技艺”,但其文化原生价值和学术意义,值得学者进行学术开掘。

  其三,原巫文化的生命发展,最本质的方面是其历史性生成性质。作者认为,尽管“巫性”概念曾经也很漫长地将拜神与降神、媚神与渎神、天命与人力意涵铸合一体,但“巫”的历史生成走向了“史”。由“巫”走向“史”,这是中国巫文化的不二选择。因为中国原巫文化深植于人们生命、生活的土壤,因其文化生命力强大,从而在转向“史”的进程中,对本土宗教思维及类似的思想萌发强烈的抑制功能。这样一来,巫的“文化理性”茁壮起来,尽管总体仍不免偏于“实用理性”,毕竟从另一个角度促动了历史与人文的进步。

  其四,作者进一步探讨、揭示了中国巫文化的文化哲学本质和生命气质,认为巫性具备气、道、象的理论基质。中国文化气、道、象三者摩荡互成、氤氲化生的机理和机制,得以成为中国文化诸多子形态的生命原型。正是基于此,中国文化的整体精神气质与文化素质得以凝成。

  理论的实质在于揭示真善美的真谛,而真善美的人文生成与历史分化,则是中国巫文化人类学的生成奥秘,因为巫文化的原初根性就具有人文审美性。之所以如此,一是美丑判断与巫性的吉凶判断,在巫文化原初生命活动中很难拆解,二者异质同构,巫性中包含着诗性,诗性中也跳荡着巫性。二是巫性作为审美“伪主体”“似主体”,虽然是非逻辑、非理性的,但审美判断不是理性判断,巫术活动所呈现的实际上就是生命。

  作者对中国巫文化人类学的学术探索,一方面,与国际文化人类学构成对话交接,可通过凸显中国巫文化的原生气质和精神个性,帮助世界人民和学界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智慧的本质,对中国文化逻辑生成的复杂性、深邃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对于当代人而言,有助于人们从巫文化生命、生活实践,客观认识原始巫文化的历史本真,从而在辩证识别巫文化之非科学一面的同时,对原始时代由巫师、巫医、巫瞽、巫觋等所创造的文化意象、文化想象和人性初光,给予符合历史的客观评价。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