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野”趣:回归真常识
2021年08月18日 10: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18日第2232期 作者:刘燕舞

  《在野之学》(贺雪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版)对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真常识”反复进行强调和讨论,可见其重要。

  依《在野之学》论,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人才培养,一个真常识就是:依立场论,必须秉持中国立场;其反面或假常识是盲目接轨西方社会科学,言必称希腊。依过程论,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需要用笨功夫,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投机取巧;其反面或假常识是一些研究者或学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依知识生产论,就是要秉持从实践出发,基于实践构建理论,并用实践检验和提升理论,即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大循环”;其反面或假常识是从理论出发,用理论切割、装扮实践,再用只鳞片爪的经验材料检验、切割理论的“小循环”。

  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都是一门手艺。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如若不是建立在扎实基本功上的技巧,终归只是肤浅的花哨,而非精湛的艺术。

  当然,大致方向要有。作者认为,读书首先要有大致方向,最起码是要读,而不能为了把知识掌握,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地读,这就是方向性的错误。对于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对《论语》《资本论》这样的经典著作的阅读研习,就是重要方向。确定方向后,再持之以恒地反复读,不断坚持、重复,日积月累,最终达致饱和。由此,《在野之学》特别强调要“解放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大破大立地读书求学。

  做研究亦是如此。所选之题至少要基本符合常理,是可以研究的,有了这个正确方向,再继续走向实践。作者在书中呼吁:应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最终基于实践生产出一般性的知识。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首要方向包括中国立场,但它并不排斥世界。首先是中国的,才能更好地成为世界的,而不是反之。在这些方面,书中关于中国社会科学主体性、本土化问题的讨论,读来给人很多启发。

  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到一个词:经验质感。所谓经验质感,就是研究者对经验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能力,可以使研究者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迅速找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到社会实践中决定性的关键要素和核心变量。它能够使研究者正确提出问题,深刻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如同我们把手放在冰上和火上,感觉自然不同。冷暖能够自知的前提,是要去接触作为经验的火与冰,而不是看着“火”字想象它很冷,看着“冰”字想象它很热。接触了火与冰,有了初步的经验触感尚不够,还要有质感。所谓质感,就是要感觉冷热的程度差异,并能拥有穿梭自如的能力。掌握这一能力的奥秘在于“饱和经验法”,即浸泡在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重复,反复感知。经验质感的实质,是基于实践基础所产生的不同学科的想象力。没有厚重的经验支撑,没有在经验里的浸淫,个体很难在个人、社会与历史中自如穿梭。饱和经验法的诀窍其实就是笨功夫,也就是说,无论做研究还是人才培养,无捷径可走。从《在野之学》的逻辑来看,饱和经验法的反面就是不饱和的经验,它是浮光掠影式的、碎片化的、盲人摸象式的。看到某一个“点”,就将其无限放大,这种情况要不得,其弊病甚至比不接触经验实践还要糟糕。其朴素道理,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作者在“后记”里说,自己尤其喜欢书名中的“野”字。作为一名读者,我也特别喜欢这个“野”字,它本身就是一种“真常识”。这个“野”字,除了书中不断强调的“野性的思维、野蛮的成长、田野的灵感”外,该书英文标题似乎更能表达“野”之妙处。“Against Doctrinairism: Understanding China through Field Research”,直译就是《反对教条主义:通过田野研究来理解中国》。反对教条主义,反面就是回归真常识,它的方式是饱和式的田野调查,其目的是理解中国。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