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学建构文化之都——过客、览胜与记游
2021年07月21日 10: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21日第2212期 作者:陈长吟

  当前,对西安的研究周秦汉唐时期居多,而有关西安如何走上近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研究,却鲜有成体系的论述。大概是由于近现代百余年放置在长安三千年城市史、千年都城史上审视,宛如沧海一粟。不过,现代中国之百余年发展所带来的历史巨变,较之商周之变、周秦之变更大、更猛烈。《近现代作家视域中的西安意象》(刘宁著,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版)通过研究西安这座千年古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艰难历程,展现中国西北内陆腹地较之东部沿海地区较晚的社会与文明转型,尝试建构百年西安城市现代文化与生活史。该书既深化了现代中国之研究,又对方兴未艾的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有所贡献。

  作家文本赋予城市生命力

  西北地区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拥有诸多历史悠久、在民族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古都。这些古都是具有历史文化积淀和复杂空间结构的地域综合体,它们的现代化过程必然比那些深受西方影响的东部沿海都市复杂得多。

  在新资料的发掘与运用方面,书中使用王独清的《少年城中的少年》,张恨水的《小西天》《燕归来》《西游小记》,尹雪曼的《战争与春天》,牛汉口述的《我仍在苦苦跋涉》等文学文本,以及大量民国报刊文章。这些文学文本和报刊文章使人不由自主地将其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张岱《西湖梦寻》、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周密《武林旧事》等中国古代笔记小说联系起来考量。上述笔记小说记载撰写者在城市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城市风俗民情、人事活动。

  该书作者上承中国笔记小说,展现区域文化的优良传统,吸收近年来新史学研究对地方史志、野史逸闻、戏剧小说、民歌俚语等新资料的发掘和重视的长处,凭借艰苦扎实的资料积累,以文本细读、实地考察和文献搜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一座中国古都的近现代化身影勾勒出来。不仅建构起百年西安城市文化生活史,而且从中提炼出市井与街巷、杂志与文坛、胜迹与作家文旅、漫游与淘书、食蔬与美味等都市研究新命题。如果说选址、规划、功能搭建起的是一座城市的时空框架,那么作者以作家文本赋予西安的则是旺盛的城市生命力,展现出古都西安别具一格的城市个性。读者从中看到:20世纪以来百年西安先后经历临时国都、陪都、战时大后方、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国家中心城市等重要发展时期;目睹陇海铁路、西北航线、碎石马路这些带有现代化特质的物质文明进入古老都市;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西安东郊新建的棉纺织厂,呈现的西北内陆城市新工业景观,乃至20世纪80年代的西安修筑城墙过程、90年代的城市化进程。

  作家文旅构成独特文化记忆

  书中捕捉到发展中国家新旧交替的城市景观。读后不免令人陷入沉思:西安城内的四合院、牌坊、砖雕、门楼铭刻着历史传承和文化记忆。改变城市面貌,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但中国的城市化必然以牺牲民族建筑为代价而获取发展吗?在城市发展中,我们更需充分考虑塑造城市文化内涵的个性优势,而老建筑对城市而言意义不可或缺。

  虽然作者研究的是近现代城市西安,但需要面对的是这座古都深厚的传统文化。故此,她必须以融通古今的心胸,将西安的传统与现代融合起来,在历史框架中审视这座城市。书中的序曲里,作者就大量引用唐诗宋词以证明这座古都曾经的辉煌与衰落,在钩沉城市的胜景废墟时,有意识地探寻景观的历史向度和文化深度,采取了一个新颖的城市文化研究新视角——“作家文旅”。论及20世纪30年代国内旅游热,《旅行杂志》的社会文化引领作用,将康有为的城南览胜题诗、鲁迅的西安“阅市”、张恨水的西安考察、美国记者尼克尔斯的西安赈灾、捷克作家普实克的城内访友、丹麦何乐模寻找景教流行中国碑等作家文旅的事实,摆在读者面前。过客、览胜与记游,构成20世纪上半叶古都西安耐人寻味、独特的文化记忆。于是,灞桥烟柳、咸阳古渡、雁塔晨钟、曲江流饮等胜景废墟,便成为书中最有神韵的内容。景观成为这部学术著作新颖而别致的语词。

  作家漫游深入体验市井生活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作家们围绕胜景废墟进行的文化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新文化样态。如果说,作者在上篇以作家文旅体现人与城的关系;那么,下篇则凸显作家的漫游,以彰显人与城的联系。文旅是带有短暂体验的文化活动,漫游是长久居住者享有城市生活的洒脱率性的态度。文学对于文化形态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关系的把握,往往比史料的铺陈更有价值,因为作家以自己独特的个人体验,深入到文化最深层的生活肌理之中。当作者将西安带入当代时,最有烟火气的是街巷文化,街道、小饭馆、菜市场拥有最市井的城市生活,街头杂耍、妇女缝补,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市井小吃,带给这座城市浓郁的民间气息和大村庄味道。城市通过在其怀抱中生活的人群呈现出喧嚣的个性。

  全书整体篇章结构以地理空间和文化景观来架构,从20世纪上半叶的街巷、书局、旅馆、影院,到20世纪下半叶的秦岭、关中平原、西安这座城、峪口山水,地理元素在书中分量较重。中国现代城市在古代城市基础上再生,城市空间的转换以街市景观的变迁呈现,而人群的聚集为经济、科技和艺术的发展奠定基础,形成诸多不同功能的公共空间。在下篇中作者阐述了陈忠实的原、贾平凹的城墙、和谷的街头补衣妇、陈长吟的莲湖巷、朱鸿的德福巷。这些带有鲜明人文地理特性的空间,将历史想象、文化记忆与个人生命体验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丰富阐释空间的文学地理意象。此外,图像在书中与文字构成互文关系。老照片以时代景观作为历史事实的显现,钩沉起人们对逝去岁月的记忆和怀恋,赋予叙事以形象;新照片则展现出这座城市的新颜,在新旧对比中,百年西安岁月悠长、文化永续。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延续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西安是其核心区域。中华文化由中心向周围扩散,波及整个东亚,向西深入到西亚,成为影响世界文明极其重要的文化,而西安是根脉所在。全书在历史记忆、个人体验与心灵想象中,勾画出百年中国内陆腹地的现代化图景,以文学建构起一座承载中国文化之都的风姿神韵。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