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军“新”在何处
2021年05月12日 09: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5月12日第2163期 作者:黄磊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1895年甲午一役,湘淮勇营一触即溃,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遭受奇耻大辱。面对无军可战的局面,编练新军成为清政府的头等大事。于是,一个新的政治军事势力——新军,登上历史舞台。

  清末新军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也许是个遥远的历史记忆,而且这些历史记忆也多停留在顽固保守、镇压革命等方面。然而在百余年前的清末,新军作为清政府重金打造、倚为长城的一支军队,曾颇受赞誉。1905年河间会操时,舆论曾评价:“操闭,于是中外人士啧啧称服,曰法令之严明,战术之娴习,中国前所未有也”;俄、德两国所派之阅操官看完后也曾赞曰:“中国陆军可与日军相颉颃。”

  清末新军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军事力量,对清末民初政局影响深刻。辛亥革命期间,南北新军在推翻清政府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袁世凯败亡后新军的中坚势力又分裂为南北军阀;直至1928年国民军北伐胜利后,清末新军势力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前后活跃30余年之久。对于这样一支重要的政治军事力量,目前学界研究成果并不丰富。就专著而言,仅有20世纪二三十年代蒋百里、文公直著《中国五十年来军事变迁史》《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史》;20世纪50年代有海外学者拉尔夫·尔·鲍威尔《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英文版);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台湾学者刘凤翰著《新建陆军》《武卫军》;20世纪80年代有大陆学者张玉田与陈崇桥著《中国近代军事史》、来新夏著《北洋军阀史稿》等。张华腾是北洋史研究专家,其历时6年写就《清末新军》(人民出版社2019年6月版)一书,尝试对清末新军史实进行系统构建。

  该书关注清末编练新军的两个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特点。第一阶段是甲午战败后的新军编练,即“编练新军的开端”。1895年初,胡燏棻编练“定武军”于天津小站,同年底军队改名为新建陆军。差不多同时,时任两江总督的张之洞也在江宁(今南京)编练了自强军。这一阶段编练新军成效不大,主要有上述两支军队,合计不过万余人,但这两支军队被外国学者称为“20世纪中国新式陆军的希望和核心”。第二阶段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在此时期进行军事改革、编练新军仍是重要内容。张著详细叙述了清政府对编练新军的规划、实施和组织机构建设。

  全书通过白描式的记述,展现了清末新军编练的全景。比如,每个马队有马医、马夫、掌匠、驾车兵、备补兵分别多少人;每个军队从总统官到喂马夫,乃至每匹骡马、每门大炮每个月需要多少钱等。书中还对暂编陆军第二十五军,究竟是广东编练还是广西编练进行了辨析;对清末到底编练了多少新军、陕西编练新军人数、河间会操参加人数重新进行了考证。

  毛泽东高度肯定了清末新军的历史地位,认为清末新军是中国军队近代化的第一个阶段。在兵制方面,新军配备步、骑、炮、工程、辎重等多兵种,各兵种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实现了从单一兵制向现代合成兵制的转变。在军队的建制上,新军以镇、协、标、营、队、哨、棚为单位组成,与现代编制师、旅、团、营、连、排、班基本相同。在具体的营制建制上,以北洋常备军为例,上至总统官、各镇翼长、协统等各官长,下至长夫、铁匠、木匠、枪匠、马夫、医官、医役等基层工作人员均有严格的人数和饷银规定。针对士兵的入伍标准,有年龄在20—25岁之间,平举限100斤以上,步速每小时20里以上等要求。在士兵服役方面,也改变了以前的世兵制,实行常备兵、续备兵、后备兵制,即常备兵三年、续备兵三年、后备兵三年。这种制度的实施,一方面避免了旧式军队服役时间长,以致人老师疲、暮气沉沉的弊端;另一方面倘有战时需要,即可召集续备兵、后备兵入伍,不再像旧式军队一样,只能临时抓丁拉夫。对于退伍士兵的安置,也从升迁或从事军事教育、自愿延长服役期间、退伍转任巡警、退伍转业从事屯垦等方面做了安排。

  在武器装备方面,以新建陆军为例,武器装备实现了制式化,炮兵装备了德国克虏伯厂生产的57毫米过山炮和75毫米陆路炮,步兵使用奥地利造的曼利夏步枪,骑兵使用曼利夏马枪和战刀等,军官一律佩戴六响左轮手枪和佩刀,基本上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

  书中提出,“新军诞生的意义是御侮抗敌,新军就是清政府新的国防力量”。过去多强调北洋新军镇压起义和革命的一面,该书通过深入的史料挖掘,揭示了靳云鹏、徐树铮、廖宇春等人,与黄兴的代表顾忠琛、俞仲等人秘密进行的南北和谈。双方的谈判结果,与后来唐绍仪和伍廷芳在上海进行的公开和谈惊人相似。以前我们只关注南北双方在上海议和的明线,而对这条议和的暗线知之甚少。南北双方的军队,在作战前线的议和成功,对时局的重要影响不言而喻。这对于我们如何深入认识北洋新军及其政治观念的变化,提供了有益启迪。

  “目前学界对军阀割据的成因的探讨还远远不够。”作者认为,从新军编练中孕育的新军军官群体(或称现代军官群体);军人政治地位、经济待遇的提高,社会上“重文轻武”观念的转变;辛亥革命爆发为新军军官群体跃上政治舞台创造良机等,均拓展了读者对近代军阀成因的认识。

  (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洋集团与近代社会变迁”(18ZDA19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