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探索——以上海7000个居住小区为例
2021年04月14日 10: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14日第2146期 作者:陶希东

  以居住区为主体的城市空间分异问题,是国内外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等多学科长期关注的热点议题。尤其是对人口规模达到上千万的超大城市而言,如何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重力量,加强城市规划的引领作用,尽可能塑造更加公平、多元、包容、和谐的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防范社会重大风险,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

  打造高品质生活居住小区

  西方国家一些超大城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由于城市居民区规划和空间设计的不当,致使一些原本不错的居住区,成为城市社会问题的集中爆发地。严重的空间排斥、居住隔离现实,与人们对城市美好生活的愿望背道而驰。

  经过20余年的住房市场化改革,我国有的超大城市也出现居住分异现象。对此,国内学者借助人口数据进行过研究。但就具体的一座拥有上千个居住小区的超大城市而言,居住区空间分异与居住区规划有何种关系?不同的规划设计方案,给社区民众的行动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针对不同分异程度的居住小区,应该采取怎样的差异性规划策略?什么样的居民区规划才是公平包容的良好规划?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一定了解得非常清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提升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顺应超大城市经济社会运行规律和城市更新规律,在客观评价城市居民区规划的社会影响、明晰居住区空间分异的动态过程与水平基础上,不断优化现有城市居民区规划方案和策略,最大程度地降低城市居住空间隔离或空间极化现象,打造公平、包容、多元、多彩的高品质生活居住小区,是我国超大城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重大议题。

  谨防贫困集聚和居住社会排斥

  在我国全面进入追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新发展阶段,为了更准确、更精细地回答上述问题,我们欣喜地看到张俊在多年调研基础上完成的《城市居民区规划的社会影响评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10月版)一书,正式出版发行了。全书共分11个章节,研究对象覆盖上海7000个居住小区,利用大数据、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城市居民规划与空间分异、社区认同、社区参与、社区冲突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社会影响机制、评价模式、评价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研究。作者意欲打造不断优化城市居住区规划策略、创新基层小区治理模式、打造高品质包容和谐居住小区的一本行动指南。

  书中认为,不同类型的居住小区具有不同的分异程度,低层次居住区的高程度分异,可能引发居住贫困集中和社会排斥,理应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警醒。作者利用大数据指出,随着城市不断拓展和住房的深度市场化改革,上海的低收入居住空间快速集聚。近十年上海低层次居住空间的分异速度快于高层次居住空间,高层次居住空间的分异程度有所下降。同时,地处城市郊区和地处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外来人口为主)的低层次居住区具有更高的社区认同。在居住环境空间的贫困再生产机制作用下,这些低层次居住小区更易产生贫困集聚和居住社会排斥。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发现。

  城市居住区规划具有综合性的社会影响,并具有较为复杂的内在机理机制。具有差异性的城市居住规划的社会影响,既表现在居住空间的社会分异方面,又体现在社区认同、社区参与、社区冲突等领域,而小区区位、规模、密度(三层次居住密度)、空间混合度等,是居住区规划社会影响产生的主要变量因素。从相互作用机制看,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社会影响机制,主要包括居住区空间规划,影响居住区的空间分异程度;居住区规划差异,影响邻里效应的作用发挥;城市居住区差异,直接对社区营造产生影响;居住区规划,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

  建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社会影响评价,是有别于一般社会影响评价的专业型评价方法体系,要站在符合中国国情、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视角,加以建构和践行。作者提出,城市居住区规划评价程序应是包括事前评价、事中评价、事后评价的“全过程评价”。不同类型居住区规划的社会影响评价程序不完全相同,应该有所侧重和差异化。书中指出,城市居住区规划社会影响评价的重要方法,应体现“重程序轻指标、开源、可升级”特点的“开放性下的高操作性”,采取分类、开放、关键的居住区规划社会影响评价模式。与此同时,作者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区规划方案,按照设计的评价过程和方法,对其进行实证性评价检验。

  作者认为,超大城市科学、公平、包容的居住区规划,对促进城市社会的包容发展、公平发展、安全发展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低层次居住区规划存在不断优化和完善的巨大潜力。作者提出国内大中城市主动开展城市居住区规划社会影响评价的倡议,并针对低层次居住区面临的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完善和改进居住区规划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提高交通便利性和空间可连接性、配备更好的教育医疗绿化等支撑设施建设、降低居住区容积率、适当的居住区规模等,以此保障居民就业、交往、融入城市的机会,提高主动认同度,增强互动、化解冲突,积极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社会影响评价具有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明特点,更多大中小城市具有开展同等评价活动的可行性。为此,作者借助理论研究、文献材料和实证测评,在全书最后附载“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社会影响评价手册”,形成一套通用性的评价程序、方法和指标体系,为全国大中城市自主开展评价工作提供了指导工具,也为大中城市不断优化城市居住区规划方案,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