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敞开中探求生活世界的意义
2021年04月14日 10: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14日第2146期 作者:彭欢欢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逐渐成为西方学界显学。它试图超越现代性的局限,对科学性和理性至上的现代性价值提出质疑和进行批判。科技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急剧变化,社会交往呈现平面化和碎片化特征。现代人所生活的社会整体,被层出不穷的各种模型或范式“隔离”,人们生活的意义世界的“整体性”被破坏。《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管窥》(郑争文著,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7月版)梳理了利奥塔、福柯、鲍德里亚、德勒兹、德里达、吉登斯的社会理论,整理其思想中值得借鉴之处,资以丰富当代社会理论。

  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家在批判现代主义的个体性原则时,并未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如利奥塔反对一切“总体性”的东西,关注“局部性和个体性”; 福柯的“自我伦理学”真正关切的仍是“关注自身”的生存以及“自我的技术”;在鲍德里亚看来,个体与群体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中被消解;德勒兹在谈到“生产机器和解域运动”时,提出人性也在欲望—机器的运作中消解;在德里达那里,“不可决定性”和“解构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尊重他者反而成了附庸。

  基于此,该书作者尝试提出“共在辩证法”这一解决方案。共在处在第一位,它先于个体性原则。当人和物处在共在方式中,方才有“在世的意义”。共在辩证法作为研究社会历史动态过程的方法论,敞开了文明与自然相统一的“整体论”视域。作者坚持联系的观点,搜集和整理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历史文献,分析学界在“后现代主义社会思想”这一论题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对文献自身批判和反省基础上,对与此相关的文献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展开细致分析。

  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家考察社会的方法,或多或少和语言及“书写”有特殊关系,该书将这一方法论或“叙述策略”中的“突出方面”称为“后现代的话语分析”。

  在后现代主义学者那里,语言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为人们的经验往往需要依赖语言才能取得自身形式和“可理解性”。语言可看作“切分表达或分环勾连的差异系统和区分系统”,它并不意味着对意义给予“固定的封闭性”。在对逻辑和语言的理解和领会中,明了事情内在和本质性的联系,洞察其中的意蕴,同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考察和整理等实证性研究,回到对事物的本质把握。在后现代主义社会思想家那里,严格来讲现成对象的“再现”是不存在的,因为这种再现使得人与“被经验的东西”隔离开来。当然,在他们看来,人们无法突破语言本身的限制接触到“客观存在”。因为所谓的“再现”总是与“总体化和形式化”相关,同时“再现”还意味着将周遭事物排斥在外,将这些接受的事物看作“现成者”。他们认为,认知是人在特定条件“建构”出来的,“自在世界”是人的认知无法达到的,我们能够理解和研究的是广义上的“文本”。因此,当人们接触和理解“文本”时,应尽量考虑到文本形式和内容的不断生成与变化。如果借助写作来创造文本,应尽量尊重“他者的声音和自我更新”的声音。

  对后现代主义社会思想的收集和整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这样的考察需要基于自然与文明相统一的层面,即在社会整体视域中方可有效进行。正如马克思所言:“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应将人类历史视为自然界生成为人的一部分,或者说将人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如利奥塔重视“小叙事”或“地方性叙事”,福柯对“疯癫”的独特理解,鲍德里亚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和批判,德勒兹对“欲望机器”的解读,德里达提出的“书写理论”等,都在寻求“意义世界”时,将文明与自然紧密联系的“社会”中的自然基础丢失。尽管人生活在“自然”之中,但人只有借助文明才能真正生活在“自然”之中。因为文明意味着人真实的生存方式,依赖本能生活并非人真实的生存样式。“自然”作为文明的始点之根,可视为存在者始源性的“聚集”。与此同时,文明是自然的“逻辑之根和理解之根”。正如海德格尔所言:“马克思要求我们去认识和肯定‘合人性的人’。他在‘社会’中发现了合人性的人。对马克思来说,‘社会的’人就是‘自然的’人。”人们无法真正将“自然”从历史中抽离出来,因为“社会”本身就意味着“历史进程的当前归宿”。只有在文明与自然紧密联系的社会整体视域中,才能正确处理社会问题。

  书中提出了后现代主义社会思想中的一个特色性贡献,即在反思社会问题时呈现出对生活世界意义的探寻。这几位后现代主义学者致力于批判社会研究中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探求被各种社会理论所掩盖的生活世界的意义。如利奥塔论述“叙事方式之转变和知识状况之变化”,福柯对“理性的反抗和话语控制”的警示,鲍德里亚对“象征交换”的描述,德勒兹对欲望的阐述,德里达对“颠覆和改写”的描写以及吉登斯的“双重解释学”等,均呈现出对人的洞察以及对生活世界意义的探寻。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