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的世界需要中国的声音
2021年01月20日 10: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20日总第2094期 作者:周溯源

  《面对世界新秩序的呼唤》(卫庶著,人民出版社2019年11月版)内容涉猎广泛,并且多是时代前进过程中的前沿问题,诸如现实政治、经济、文化、新闻、哲学、国际共运、第三世界等,这些问题社会上讨论了几十年,乃至当前仍在思考和探讨之中。该书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扎实的理论素养、清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念。读完该书,笔者收获良多。这里只就其中论述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影响谈一点感想。

  二战后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渐渐形成了两个超级大国,发展到后来,世界出现两强争霸的冷战局面。到20世纪90年代初,苏共亡党、苏联解体,世界变成美国一强独霸的状态。霸权主义国家经常干涉他国内政,导致世界动荡不安,局部战争不断,国际秩序纷乱。世界人民盼望构建国际新秩序。

  谁来构建世界新秩序?当然靠各国政府和人民。谁来当中坚力量来引领和推动?随着中国的成长壮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注意观察中国,愿意与中国交流,“变革的世界需要中国的声音”。

  中国的声音是什么?是和平、团结、合作、发展;中国在新时代的方案是什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阅读该书,读者可以从中得出结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当然结论。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追求和平、和睦、和谐,自古就提出了“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代代相传、从不间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和平旗帜,从未动摇,提出和坚持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确立和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作出了永不称霸的郑重承诺,立志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不同时期一以贯之,历久弥坚。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砥砺奋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逐步富起来、强起来,成为世界重要的一极。中国全力推动国家之间开展经贸合作、科研合作、学术合作、教育合作、环保合作、文体合作,寻求抗灾联手、抗疫联手、禁毒联手、反恐联手、反腐败联手等。中国弘扬自古就有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理念,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同时,不忘帮助其他国家人民,长期提供外援。

  该书认为,今天的中国理念和中国实践有力地影响全球治理新格局,“中国方案”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3月27日报道,2017年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的两个决议,明确表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人权理事会决议。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是源于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重要演讲。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此后4年,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国内重要场合100多次谈及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进一步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从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到进入国际人权话语体系,作为中国理念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然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同,形成越来越多的共识,引发世界共振。在十九大报告里,习近平总书记分析了世界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共同挑战,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阐明了中国的立场:各国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2020年抗击流行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来看,中国道路和中国体制优势明显,中国共产党人的理念优势和执政优势明显。今日世界如何发展?如何发展得更好?该书作者提出“变革的世界需要中国的声音”。我们应该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要敢于发声,更要善于发声,“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的声音”,要“及时引导、主动引导、有效引导国际舆论,增信释疑,在国际上放大正面声音,为我国发展、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一方面做好自己的事,一方面参与构建世界新秩序,不断谱写新的华章。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