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对待新闻
2019年10月17日 09: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0月17日总第1795期 作者:李青藜

  《严肃对待新闻》(Taking Journalism Seriously)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嫩伯格传播学院教授芭比·泽利泽的著作。《什么在决定新闻:对CBS晚间新闻、NBC夜间新闻、〈新闻周刊〉及〈时代〉周刊的研究》作者赫伯特·甘斯评价:泽利泽对新闻学术研究大百科全书式的回顾,满足了研究人员的一项重要需求,对跨学科、跨代际、跨国家学术的比较更显价值。

  初心

  书中指出,新闻的社会图谱包含两个有价值的参考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学者。在新闻的坚守与变革之中,这两个群体都投身于探索的塑造。两个群体的共同利益要求每个群体都必须对新闻有一个切实可行、延续不断的认识。作者恰好就是“这两个群体的成员”。

  泽利泽在新闻领域工作多年。由于想知道新闻记者如何成为公众“想获知事务的权威”,她离开业界进一步深造,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学术生涯中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其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对新闻探索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根据她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的著作《报道尸体:肯尼迪遇刺、媒体和集体记忆的形成》,以及《作为阐释共同体的新闻工作者》,从文化研究视角对新闻业进行研究,提出的话语、叙事、文化权威、阐释共同体概念引领了研究潮流。近年来,许多中国新闻学者使用阐释共同体、集体记忆等概念展开研究,丰富了新闻学术版图。作为学者的泽利泽并不局限于象牙塔内。她一方面积极在《赫芬顿邮报》《费城问询者报》、CNN等新闻媒体上就时事发表言论;另一方面创办了一个“实体桥梁”——危机中的媒体中心,聚焦全球新闻、纪录片、娱乐和数字媒体,致力于培养自由而具批判性的媒体实践和学术,为全球媒体环境中的实践和学术讨论提供平台。

  写作该书的初衷,源于泽利泽观察到的几个现象:首先,新闻在文化领域始终地位卑微,只有“变成非新闻现象时最为人欣赏”。例如,人们对海明威、乔治·奥威尔早年发表的新闻作品不屑一顾,然而当这些素材被写进文学作品时,却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其次,新闻从业者和新闻学者之间是割裂的。她提到自己的经历:“当我带着‘新鲜的专业知识’从新闻世界来到大学,我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平行宇宙。作为一名研究生,我阅读的内容无一能反映我刚刚离开的工作世界。”再次,学术界内部亦按照不同学科领域各自为战,结果产生了互不相关的学术研究。她认为,新闻研究的版图有时看上去就像一个自相残杀的战场。当代新闻研究不仅将新闻学者彼此割裂,而且将他们与学术界的其他部分割裂。之所以如此,泽利泽认为新闻学者负有部分责任,他们的工作未能“证实新闻为何至关重要,以及在何种环境下它最为重要?”因此,在踏入新闻学术领域十余年后,作者决定回顾学术文献,关注学者在关于新闻的思考中扮演的角色,从而为学界严肃对待新闻提供初步的解决方案。

  成果

  该书是一部对英语世界新闻研究的文献综述,长达53页的参考文献既有来自学术界的研究,又有来自行业文献的新闻工作者话语。书中运用作者1993年提出的阐释共同体概念,梳理了新闻实践、新闻教育和新闻学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形成路径,以及基于这些不同路径形成的不同的阐释共同体——他们拥有各自的阐释策略。例如新闻从业者和学者对新闻核心词汇——包括“新闻”(journalism)一词本身的阐释大相径庭。由此指出,不同阐释共同体之间存在学科短视。

  基于知识社会学,作者将既有新闻学术研究划分为5个主要学术领域——社会学、历史、语言研究、政治学和文化研究。作为新闻学研究的开端和默认背景,社会学成为全书考察的第一个学术领域。全书梳理了新闻社会学的三次研究高潮,指出社会学已经使我们了解到新闻业运作的大部分情况。但是,社会学研究也夸大了某些看待新闻的方式。社会学探索将新闻工作者简化为一种环境中的一个参与者。要丰富这个图景还要依赖其他学科框架。

  “浩如烟海的新闻史文献分成三个框架——微缩新闻史(包括回忆录、传记、组织史)、中型新闻史(以时间段、主题和事件为主题)和大型新闻史(与国家历史相关的新闻史)”。作者认为,由于新闻史一开始的服务目的是使新闻学成为一个合法的探索领域,结果这些作品的写作往往怀有激情和私心,与理应中立的历史记录模式不符。而且新闻史学家在某种程度上和他们的传播学、媒介研究同事互不往来,和广义史学家更加疏远,其批判精神和理论意识的缺乏更是为人诟病不已,导致新闻史在学术大家庭中身份尴尬。自从詹姆斯·凯瑞于1974年对新闻史研究提出批评以来,学者们一直呼吁新闻史研究应具有新视角和新方法。

  而新闻语言研究则分为非正式研究(内容分析和符号学)、正式研究(社会语言学、批评语言学、话语分析和视觉属性)和语用学研究(叙事、修辞和框架),作者指出,它对新闻学探索的贡献是强调了在更大环境中的文本和新闻制作的过程,从而抵消了许多其他学科视角对文本的相对漠视。同时,这种路径缺乏对生产、受众、新闻的历史语境和历时维度,以及新闻工作者本身的思考,文本的塑造和分析都有点脱离现实。

  之后,作者又从小规模新闻实践(新闻采集、新闻在特定政体中的模式和角色)、中等规模新闻实践(规范性学术,即民主体制和新闻体制间的纽带和相互影响)、大规模新闻体制(新闻与周边政治体制间的大规模关系),勾勒了政治学视角的新闻研究,最后指出,政治学提供了关于新闻的大图景,但是缺失了大量新闻维度,关注新闻“应当如何”,而非新闻现实如何。作者认为,文化研究是新闻探索最肥沃的一个领域,没有单一的学科来源,打破了学科界限,将新闻视为社会意义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在社会和媒体环境日新月异的今天,“使新闻研究与当代新闻的发展保持同步”,从而弥补了新闻探索的短视。

  结论

  最后,全书用经典的新闻工作视角——谁、何时、何处、为什么、如何,来整合5个学术领域:谁是探索目标、探索目标是什么?探索目标在何时?探索目标在何处?为什么探索新闻?如何探索新闻?所有学科均涉及这五个问题,但关注的对象、使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作者提出,社会学聚焦于新闻如何重要,历史关注新闻在过去如何重要,语言研究侧重于新闻发挥重要作用所使用的口头和视觉工具,政治学发展了一个焦点:新闻应当如何发挥重要性,文化分析描述了新闻如何具有不同的重要性。

  书中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学科可以涵盖所有问题,但是都为我们理解新闻提供了有意义的思考。从更广泛的学科版图来观察,对某种特定方法的使用过于执着,无助于取得更好的学术成果,而今天的新媒体、混合类型媒体显示,从一个特定角度研究新闻是有局限性的,不同学科之间必须具有学术敏感性。例如,话语分析的缺陷是仅仅对文本进行研究,脱离了新闻工作的环境和主体,而社会学对人及其环境互动的关注弥补了这个不足。

  作为大百科全书式的新闻学术研究评述,该书对于学术领域的分类及其内部梳理“既不相互关联,亦不相互排斥”,以期聚焦于新闻的不同维度,在恢宏版图勾勒中铺陈着丰富的细节、展示着不同学科间的交织与渗透,不仅是对既有学术研究的总结,而且开启了未来研究的多种可能性。最后,用泽利泽的话作为结语:“认真对待新闻是一项值得进行的努力,不仅对今天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学者如此,而且对未来几代人亦如此。”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