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文化间的关系,经历了从融合、分离、转向再到回归的过程。当年冯特创立科学心理学,开创了两条心理学发展的两个取向: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前者用实验的方法探索个体心理,专走实验科学路径;后者以文化产品分析方法探索人类的群体心理,专走文化科学道路。冯特有生之年试图促进和实现二者融合,开创出系统、完整的心理学体系以观照人类心理,但是直到逝世也未遂心愿。后继者们并未深刻领会其良苦用心,反以科学之名,推动心理学在实证科学道路上“一骑绝尘”,将冯特苦心经营的心理学文化的维度探索弃之不顾。这直接导致一方面心理学获得科学的名分和尊严,堂皇列于自然科学殿堂,尽管其科学名分始终受到诸如物理学等自然学科的质疑与诘问;另一方面,产生一种悖论:维系心理学的科学名分,必须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而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却无法全面穷尽心理学中“人”这一特殊研究对象。
心理学文化转向呼声高涨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自1879年独立以来,始终伴随着自信、焦虑、质疑与追问。通过深层次反思会发现,心理学行走的是一条单行道,只唯科学不论其他。至于文化,因其有拉低心理学科学性的可能性,唯恐避之不及。当然,这其中有对文化这一宏大命题的争议,也有对自身学科性质的缺乏自信,还有对科学本身的艳羡。文化如何融入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并起到一种变量作用;或者说,文化如何为心理学发展提供一种资源、背景、理解视野,是心理学一直需要解决而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末开始,心理学文化转向的呼声越来越高,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等形态的心理学文化形式“你方唱罢我登场”,试图唤醒沉寂的文化,这表明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从过去的剥离到关注,再转向寻求支持。只是,受累于自身方法论的局限及对文化的把握不甚清晰,导致心理学与文化间的关系并未理顺,文化没有为心理学带来更多福音。时至今日,当认知神经科学大行其道,神经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其他学科不遗余力蚕食着心理学学科边界时,文化神经科学也在阔步前行。文化正以一种标签的方式重新进入心理学领域,或者说文化从未离开,在心理学中继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正是在心理学中文化定位尚不清晰的背景下,《心理学文化探索》(孟维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7月版)将心理学置于文化的框架下,对心理学的学科属性、学科发展、未来趋势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作出归纳,试图还原心理学的全貌。
在文化中找到归依和理解
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一直处于嬗变之中。文化并非是一种“万金油”,它在心理学的演变历程中并未退场,而是一直在场。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尽管有意要回避文化,但是其自身与文化的背景、根基、传承、条件等,始终若隐若现地伴随着心理学的成长。考察与回答心理学和文化间的关系,可能关涉心理学演进的视野、深度、方法和领域等。
从哲学心理学时代到心理学走向独立,再到今天的心理学科学化历程,心理学与文化间关系的不断错位,表明了心理学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关注的变化。从当初冯特建立科学心理学,到今天的认知神经科学大行其道,再到文化神经科学风头正劲,不仅表明了心理学对文化从当初的离弃到如今的关注,而且其变化过程正是心理学向自然科学靠拢中的一种躬身自省和审视。对于心理学而言,文化从来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也并非仅仅是单纯的背景或者无关变量。人的任何内在、深层的心理结构及其变化均蕴含于文化背景中,也只有文化的东西,才能使人内在和深层的心理结构及其变化找到归依与理解。
心理学者与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一种对话关系。正是源于这种对话关系,文化成为对话的前提,意义生成也必须以文化的存在为根基。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书回答了文化与心理学之间关联的深刻性、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呼应了心理学文化探索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厘清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前提和根基。
文化品性回归拓出广阔疆域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心理学的元问题、根本问题和前提,这既是对“心理学是什么”的深刻追问,也是对“心理学何以可能”的深层次审视。单纯而言,心理学学科性质具有自然科学品性,无论从研究方式的自然主义、研究风格本体论,还是研究精神简约性、研究理念的因果性,抑或是研究方法实证性方面,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也正因如此,心理学拥有具有相当硬度的自然科学品性的“外壳”,为心理学获得了实证科学的地位和尊严。不过,仅仅视心理学为自然科学;或者说,心理学仅具有自然科学的学科性质,可能还无法准确全面回答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换言之,心理学自然科学品性只是提供了对心理现象合理的理论解释和有效的技术干预,仅仅揭示了人类心灵的一个侧面,忽视了人类心灵的自觉和主观体验的侧面。
事实上,心理学是一种文化形式,人类长期历史沉淀中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传统,是人类用以理解和阐释自身心灵生活的途径、方式和媒介。人的心理镶嵌在意义和文化资源中,这些意义和文化资源既是心理的产物,同时也构成了它的内容。因此,理解心理学不应局限于心理学本身,要向文化开放。就连冯特也说过,实验心理学只是涉及心灵的外层,民族心理学才能达到心灵深层。随着当下的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文化神经科学、积极心理学等新的心理学形态的涌现,文化渐渐完成在心理学中从过去的缺位到回归的过程。如果说“将心理学视为一种文化形式”的命题成立,那么,心理学则被视为特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特殊活动方式,将心理学置于特定文化框架中会彰显出浓郁的文化品性,其背后则是强大的文化支持系统。
这部著作从文化学视野尝试构建独特的文化分析框架,将心理学置于该框架之中,对心理学的构成元素,诸如心理学研究对象、运用概念、提出命题、隐喻思维、民族性格、理论演变、常识心理学及心理学者生存方式等,进行剖析和解读,从而勾描出心理学文化品性的学科属性。心理学文化品性的昭示与回归会给心理学开拓出广阔的研究视野,从根本上回答“心理学是什么”这一牵涉到心理学生存的重大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比如心理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上看,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其实是自然科学品性和文化品性的博弈过程。全书将这一博弈过程刻画得尤为深刻。
心理学科学精神表达的是对理性的张扬、对实验设计的极致追求、对实证方法的推崇、研究过程和结果可重复性的信心;心理学文化性格表明心理学在文化框架下流露出的文化个性,这种个性在与心理学自然科学精神的互动中带来对心理学的全新认识。该著还对当下认知神经科学的演进和文化神经科学进行审视,表明心理学的主流形态发展也彰显出文化的意蕴。如果将对自卑的探讨置于文化层面,就会发现自卑与补偿间充满了更多逻辑可能。反观我国,到底是否拥有心理学思想的争论始终存在。其实,中国文化传统中有心理学,需要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反思和重新诠释,这既是对当下心理学科学精神的取舍和引领心理学文化的品性回归,也是中国心理学走向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而这一切均离不开心理学向文化寻求支持和开放。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