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慈:绘制清代《论语》诠释学术版图
2019年05月15日 08: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15日第1692期 作者:朱德慈

  在文学史上,从地域视角审视学术嬗变、揭示学术特征,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如《汉书·地理志》《隋书·文学传序》将古代文化及文学分立南北两大区域,或在历史流变中揭示地域文学风貌,或在复古论框架下透视技法差异,且大多在宗经征圣、文以载道的传统范式中梳理学术谱系,追溯源流脉络。清末以降,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借鉴西方“地理环境决定论”理论,打破传统文学批评范式,开启了中国现代文艺批评地域专题研究的先河。刘氏虽以地理环境决定论为逻辑起点,贯通上古以至于清代“全时段”的“南北文化”分野想象,率性果断地以“南北”空间框架建构历史脉络,但在具体论述文学史现象和观点时,不可能割断传统文化资源的脐带,并未改变南北文学褒贬的固有格局。

  20世纪《论语》诠释研究方兴未艾。通史研究方面有唐明贵《论语学史》、松川健二《论语思想史》;断代史研究领域有阎春新《魏晋南北朝“论语学”研究》、宋钢《六朝论语学研究》、蒋鸿青《汉代至北宋〈论语〉学史考论》、朱华忠《清代论语学》、柳宏《清代〈论语〉诠释史论》等。上述研究侧重《论语》学历时性逻辑梳理,忽视地域性要素透视。《论语》之外,学术史研究涌现了一批地域学派的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以及学术专著,如徽学研究中心、浙东学派文献整理与研究、吴派文献集成与研究、《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研究》等,这些研究在地域视角下整体观照儒学诸经演进态势。

  《清代地域学派〈论语〉诠释研究》(柳宏、宋展云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2月版)一书,集中阐述了清代《论语》诠释的独特个性,擘画了清代《论语》诠释地域学术版图,属于从地域视角切入《论语》研究的专书、专代、专题之作,在传统学术和现代学术双轮驱动下互参比勘、爬梳剔抉,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面目。

  归纳七大学派 呈现历史画卷

  清代《论语》注疏大师林立、注疏宏富,但其诠释研究称不上繁荣充分。稍早的文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仅收录《论语稽求篇》《乡党图考》两部,存目三部,《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收录三十六部,主要是提纲挈领地介绍有关典籍。上述研究大多沿传统经学路径演进,或是版本文字、考据训诂的汉学套路;或是社会变革、义理阐述的宋学模式,常常在经世致用的终极关怀下,联系社会发展、主体个性、学术宗尚、发展理路等各种因素,聚焦针对“学术嬗变事件”的历史式经学诠释结构。其研究目标一是反思现在及过去的,改善将来的或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二是围绕这一目标理解注疏文本、纠偏驳斥既有学术观点。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学术研究视野日趋开阔、方法趋向多元、范围更加宽广,现代学者结合学术认同、治学方法、生长地域等视域,开启从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与裂变。如梁启超将乾嘉学术分成以惠栋、戴震为宗师的吴、皖两派,支伟成再细分为吴派、皖派、常州派、湖南派、浙粤派,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则对扬州学派进行了系统研究。这种以地域特征划分学术疆域的新视野,彰显了地域经学研究的独特品格。

  该著先将清代58位《论语》注家按照清代前期、中期、后期,或按生卒年,或按著作刊刻年代(生卒年不详者)排序,简要稽考注家占籍、生平、著述。再从江藩、章学诚、章太炎、梁启超、张舜徽、黄爱平、戴逸、暴鸿昌等学者关于清代学术和地域学派的纷争、质疑、探索中,归纳命名地域学派的学理依据,强调地域学派的划分应从占籍、师承、地域风貌、治学主张、学术特点等方面综合考量。由此,58位清代《论语》注家大多划归吴派、皖派、扬州学派、常州学派、浙东学派、岭南学派、湖湘学派七大学派。七大学派分布在运河两岸、齐鲁大地、湘江两岸。这一泼墨写意的清代《论语》诠释地域学术版图,生动呈现了清代《论语》诠释的历史画卷。

  揭示学者个性 彰显学派特点

  描绘清代《论语》诠释地域学术版图,有助于凸显地域学者在乡土泽润和时代风潮中孕育的鲜明个性、灵魂颤动、经学追求,深入辨析不同地域学派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揭示地域学派《论语》诠释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顾炎武遵母嘱“勿事二姓”,发出“绳刀具在,勿速我死”的呐喊;王夫之不仕清朝,隐遁石船山,潜心著述,得以“完发以终”。其民族气节跃然纸上,栩栩如生。黄式三尝赴省试,母暴卒于家,归而号恸几绝,誓不再应举;桂文灿履新湖北郧县知县时,无幕客,无家人,事无大小,皆躬亲之,以积劳卒于官。其孝行大义,令人感佩,恍若今世。毛奇龄才气豪迈,好名争胜,其文纵横博辨,傲睨一世;江声“生平不作楷书,即与人往来笔札,皆作古篆”,“见者讶以为天书符箓,人非笑之亦不顾也”。戴望性倨傲,门户之见甚浓,凡论学有不合家法者,必反复辩难而后已,人故忌之,其卓异个性令人击节,点缀学林;赵良猷少时“读书灯下,反复不已,又无力购书,多借人书手抄,日夕不倦”;程廷祚雪后山行,道险路滑,还不忘揣摩经文大义;胡林翼治军鄂皖时,邀姚绍崇随营讲述《论语》,“自英山移营太湖,冒风雪行二百余里,日夕,支帐为邸舍,烧烛席地以讲”。其对学术的渴求与痴迷让人景仰,催人奋进。凡此,清代江浙、安徽、湖南、岭南等地学人形象与个性凸显无疑,他们在清代学术版图上傲然绽放,光彩夺目。

  独特的个性气质绘制了色彩斑斓的清代《论语》诠释学术版图。如吴派嗜古崇汉、皖派精于名物、扬州学派精深邃密、常州学派转型汇通、浙东学派经史兼治、湖湘学派独立根性、岭南学派开新改制。当然,地域学术特点并不单一或纯粹,不同地域学派之间异中有同,同一地域学派之间亦同中有异。正是从地域学派视角切入,在异同比较互参中,可透视出清代学术诸多隐而不显的问题。如从时间看,吴派在前皖派在后,面对的学术环境、学术资源不同;从源头看,吴派可追溯到明清之际吴中名士丁宏度,其首次尝试汉儒经说的系统研究,影响了苏州地区的汉学研究群体,而惠周惕是其中的佼佼者。皖派源头可上溯到新安理学。新安理学以朱熹为宗,朱熹对名物训诂的重视为其后新安理学家所发扬。新安理学讲究求真求是,直接滋养了皖派朴学,培养了徽州文化深厚的理性主义传统。

  剖析复杂问题 纠偏固有认知

  在清代地域学术版图上可以发现:第一,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经济基础、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地域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思维方式、学术话语和经学倾向。与此同时,地域学术群体在社会思想政治潮流的涌动下,也会出现十分复杂的分化和变异现象,给地域文化添加新的质素。第二,从清初到清末,《论语》诠释的断续嬗变,是地域传统、社会变迁、学术规律、知识精英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变迁动力、嬗变方式、作用效果十分复杂,通常在社会稳定、文化封闭时期地域因素的作用明显而突出,反之则薄弱而潜隐。第三,地域文化对经学诠释的影响与对文学的影响存在区别。如文学可以直接表现地域特色,经学只能折射地域文化的品格或文化灵魂。

  学术史上,长期垄断着几种固有判断:常州学派的主要经学特色是高举西汉今文学大旗,倡导公羊学“大一统”“三世说”思想,强调经学与现实社会政治的关联,致力于挖掘经文背后的“微言大义”。扬州学人刘恭冕被纳入常州学派,或认为其以何休《公羊》义说《论语》。这种定格认知虽能聚焦其鲜明经学特色,但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探索。这一局限一旦在地域视角聚焦下,就会产生柳暗花明的奇异效果。如综合分析庄存与、刘逢禄、宋翔凤、庄绶甲等常州学人的《论语》诠释和经学追求,可以发现常州学派不仅怀有经世的学术期待,还体现出会通的学术品格,拓展了《论语》的文本世界,敞开了《论语》的意义结构。又如,刘恭冕与常州学派没有结友关系或师承关系,其家学熏陶及扬州学派的泽润,铸造了刘恭冕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辑录和考据,主要倾向是不主一家、实事求是,具有扬州学派会通博洽的典型特征。

  书中试图对诸多长期悬置的话题作出探讨。如“扬州学派最通”的判断几乎人人读之诵之引之,但是对它通在何处、通之方法和路径,鲜有深入论述。该书对此孕育了新的理解:扬州学派诸家融通、群经会通、一以贯通。此外,比较吴皖两派特点,发现崇尚古注是皖派与吴派最相近的诠释特点,精于名物是皖派区别吴派的主要特色,权衡汉宋、不别古今是皖派独立于吴派最鲜明、最突出的个性。梳理常州学派兴起原因时,作者从经济背景、社会原因、政治倾轧、学术理路等各种因素作出综合阐述,特别强调在常州今文经学兴起过程中,不能忽视庄存与个人的作用和其家族力量的影响。凡此,均不乏真知灼见。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