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屏:探寻西方经济学伦理之维
2018年02月08日 08: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2月8日第1391期 作者:韩东屏

  《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三卷本)(乔洪武等著,商务印书馆2016年12月版)的作者,凭借西方经济学和哲学伦理学双重专业素养,通过对西方经济学如何从哲学伦理学中产生到分离,再到新融合历程的分析,提出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对象是亚当·斯密以前哲学家和以后经济学家的经济伦理理论和思想。这是因为,在西方经济学从属于神学和哲学伦理学的时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还只是哲学家们一些“零散的有关政治—经济的思想和洞见”,那个时期的哲学家运用从伦理到经济的认识模式,探讨经济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斯密创立现代经济学之后,西方经济学家运用从经济到伦理的认识模式,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分析和伦理判断。

  从经济到伦理与从伦理到经济

  在缜密分析西方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向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研究范式演变后,该书以为,斯密以前的哲学家非常重视生产和分配的公平正义;其之后的经济学家从经济的“三分法”或“四分法”出发,即从社会经济行为主要被划分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方面,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经济行为、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并对此作出自己的规范分析和伦理评价。而在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学中,尽管有些经济学家否定从伦理视角探讨经济问题的必要性,但大部分经济学家和学派不同意完全割裂经济学与伦理学联系的极端看法,从马歇尔、凯恩斯到哈耶克均是如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的大量经济学研究成果,就生动展示了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家,娴熟运用从经济到伦理研究范式来分析经济生活的独特之处,由此实现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完美结合。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公告中指出森的贡献在于,“通过把来自经济学和哲学两大领域的分析工具结合在一起,在一系列重大经济问题的讨论中恢复了伦理的维度”。

  由此可见,经济学家从经济到伦理的研究范式不仅是存在的,而且与哲学家从伦理到经济的研究范式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全面理解“经济人”

  从伦理的视角和维度审视西方经济学说中蕴含的伦理思想,难度非常大。从研究的深度来看,该著尝试从已有研究中挖掘出崭新观点。例如,系统研究了柏拉图“对非正义国家的经济伦理批判”,揭示出柏拉图发现的一个重要规律:正是经济伦理的嬗变和退化,才导致较为正义的政体向越来越背离正义的政体的转变;而生存于不同政体中的个人,也会因经济伦理观念的蜕化,导致其整个向善能力的退化和作恶能力的增强。

  针对斯密创立的“经济人”理论,作者通过对古典主义经济学家马歇尔的研究,说明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即“经济人”的行为动机首先是自利这一判断,只不过是作为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不代表否认人的行为的利他动机。事实上,“经济动机不全是利己的。对金钱的欲望并不排斥金钱以外的影响,这种欲望本身也许出于高尚的动机。经济衡量的范围可以逐渐扩大到包括许多利人的活动在内”。作者对马歇尔关于“经济人”并非不择手段孜孜以求个人利益的利己主义者,在社会机制健全状况下,“经济人”也是“关心财富在大多数人之中的广泛的分布情况”,且具有“一定正义感”的人这一思想的深度挖掘,对人们全面理解“经济人”具有重要启迪。而在当代担当恢复经济学伦理之维扛鼎重任的阿马蒂亚·森那里,则认为斯密创立的“经济人”假设至多只能反映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中某种“趋向率”。要建构更具解释或预测力的理论假说,经济学家必须对人类行为动机有更全面的理解,并以恰当方式将它们整合进其基本行为假设中。因此,他要超越狭隘的传统“经济人”假设,把除自利之外多元异质的人类行为动机恰当地纳入基本行为假设中去,亦即重建一种“伦理相关的”经济学微观行为基础,预测经济学家能够构建出更具预测或解释效力的理论假说。

  阿马蒂亚·森曾经提纲挈领地指出,重建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有效联系,关键要解决好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超越现代经济学的标准行为假设,即“经济人”或“理性选择”假设,重建一种与“伦理相关的动机观”;二是反思批判新古典主义福利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重建一种与“伦理相关的社会成就观”。以此为依据,该著从方法论基础、微观行为基础和基于“可行能力”的评价框架三个层次,深入系统地呈现了森经济伦理思想的独特魅力。

  借鉴马克思主义批判方法

  全书体系博大,研究和叙事从公元前1500年《圣经》的出现和古希腊时期的经济伦理思想开始,至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的整个西方经济伦理思想为终点。从《圣经》的出现到凯恩斯之前近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以年代递增为研究的纵向发展轴线;从凯恩斯到当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则以学术流派为研究的横向发展轴线。这其中,既包括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当·斯密、凯恩斯等人经济伦理思想的深度挖掘,也包含对国内较少关注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流派经济伦理思想的梳理、分析和评价。例如,对《圣经》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对边际效用学派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对制度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派经济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对数理伦理学派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对当代日本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以及对次贷危机后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新发展研究等,均是目前国内学者较少涉及领域。例如,西方数理经济学家常对已经存在的道德现象进行数理解析。该著认为,在繁琐的数理推证表象背后,西方数理经济学家仍继承了休谟和以同情、感情共鸣为主线和基础所构建的道德情感论,致力于回归斯密的传统。

  再如,书中提出,当日本经济处于战后高速发展时期,人们沉浸于发展所带来的富足之中时是忽视经济伦理的。而在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高速发展所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以及自然矛盾的突显,尤其是90年代后日本经济进入“失去的20年”的长期停滞,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批判导致日本经济伦理研究的复兴,使得日本马克思主义学派迅速发展起来。而与欧美不同的是,日本的平等主义更多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语言和批判方法。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