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结:推动乡村振兴的纽带和动力
2021年09月22日 08: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22日第2255期 作者:盛帅帅

  乡土情结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和历史传承中,内心深处对于家乡故土的一种强烈的怀念、依恋之情。费孝通把农民与乡村、土地、家庭、亲邻等形成的关系总和称为“乡土社会”,“乡”就是乡村、村落,“土”就是泥土、土地。在乡土社会中,由于地方性的限制,乡村和土地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场所和生存的依托,因而,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乡土”一直怀有深厚的情感。在中国长久的历史积淀中,“乡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被赋予了某种象征意味。乡土情结也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心理或集体无意识,并蕴含着丰富审美理想和价值追求。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乡村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人们的乡土情结逐渐淡漠。在这样的语境下,重新阐释乡土情结的内涵、价值与意义,激发或唤醒人们对于乡村的原始情感,进而使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纽带和动力,是必要且紧迫的。

  中国人的乡土情结主要来源于农耕文明和宗族观念。首先,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乡土情结形成的文化基础。农民在先人的土地上世代耕作,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彼此间产生亲密的血缘和地缘关系。加上古代统治者为了强化社会管理,利用各种制度将个体束缚在其出生的那块土地上,使人们逐渐产生两种思想观念:一是对于故乡和土地的无限眷恋,二是对于家族亲情的无比重视。乡土观念和亲情观念在岁月的积淀中慢慢固化成为浓浓的情结。其次,宗族观念是乡土情结得以延续的伦理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伦理秩序、注重孝悌仁爱,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传统乡村社会的伦理道德。由此,祠堂、宗庙、家风、家训等均成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将一个村落或氏族所有人员凝聚在一起,维持着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总而言之,乡土情结是人们对“乡土”的感恩和热爱,也是怀念和眷恋。中国人的乡土情结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上:一是对家乡土地、山水、田园、村落、建筑等自然或人文景观的热爱与保护;二是对故乡家庭、亲人和文化氛围的眷恋。

  中国乡村由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人们安土重迁的观念随之发生了改变。信息的开放和交通的便利使越来越多的乡村人通过各种途径走进城市,乡村也不再是“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的地方。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冲破了血缘和地缘关系的束缚,建构出一个不同于乡村社会的开放环境。此时,人们的乡土情结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乡村经济的落后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让许多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发生了转变,加之他们没有受到太多农业劳作和宗族观念的影响,因而欣然接受这种变迁,并积极融入城市生活之中。乡土情结也由此变得十分淡薄,“于是‘土气’成了贬义词汇,而‘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另一方面,对于更多走出乡村的群体而言,在异乡和异乡文化中往往找不到亲近感和归属感,这种感觉让他们始终觉得自己是“他者”的存在,从而造成一种文化身份的失落。城市的繁华喧嚣时而让他们心生厌倦并引发情感上的痛苦,而更加向往乡村恬静淡然的生活方式,对于家乡故土的思念以及落叶归根的思想也比以往更加强烈。

  进入新时代,乡土情结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它不仅仅包含人们对于家乡故土的热爱与依恋,更是包含了身处城市危机之中的都市人渴望回归自然,并力图把城市建设成为和谐、朴实且充满人文气息的生存环境的美好愿望,以及希望家乡美丽富强,自身可以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情感诉求。由此,当代中国的乡土情结已经从传统文化中“荣归故里”的期待变成联系“城市”与“乡村”的精神纽带以及“建设家乡”的动力源泉,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方面,在乡土情结的感召与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许多走出乡村的人,包括退休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重新返回家乡故土,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这些返乡人员是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当下乡村很多产业项目都是由他们发起或主导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乡村现代化建设离不开高层次、多样化人才的参与,对于家乡共同的情结可以将各类人才汇聚在一起,合力共建美丽家园。

  另一方面,在乡村现代化建设中,乡土情结可以引导人们振兴家乡、建设美丽乡村。尽管现代生活方式在不断地解构着乡村社会,但在大多数人的乡土情结中仍然保留着对传统乡村之美最原始的记忆——青山绿水、田间小路、袅袅炊烟、浓浓乡情。这些既是乡村的宝贵资源,也是乡村无法替代的价值。因此,乡村现代化建设应当体现农村特色,保留乡村风貌,凸显乡土气息,并且能够契合或唤醒人们的乡土情结,而不是被城市同化,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复制品。

  近年来,我国乡村建设中出现一些偏差的主要原因就是把经济效益作为乡村发展的第一要义,既缺乏对“乡土”深层含义的认知,也忽视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情结”。重新解读乡土情结的深刻内涵可以深入了解当代人的价值取向与情感诉求,并为我国乡村的未来发展确立方向。概言之,建设美丽乡村不仅是单纯地满足人们对富足生活和美好自然环境的追求,同时还应让人们从中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归属感,只有满足了这些需求,乡村才能成为可以看见乡景、体会乡情、承载乡愁的地方,也才能真正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