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科学计量评价须强化“四个面向”
2023年01月03日 10: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月3日第2564期 作者:杨思洛 吴丽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当前,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这对科学计量与评价领域来说既是新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全面认识和把握科学计量与评价的未来走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我们仍面临着攻克“卡脖子”难题、促进基础研究领域颠覆性科研成果产出等主要挑战,这也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现阶段,科技体制优化与科技评价改革已经跃升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一系列相关重要文件陆续亮相。然而,各项举措效果如何、破解“卡脖子”进展如何、科技创新国际水平怎样、基础研究能力如何提升、自主知识体系如何构建等,均给科学计量与评价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问题和任务。特别是“除四唯”“破五唯”的进一步实施,传递出唯数量指标评价面临淘汰的信号,也对计量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围绕如何破、破后立什么、如何立、立后效果如何等关键问题,亟须加快构建更加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同时推进多元跨学科评价机制的建立,从而最大限度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面向原始创新。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科学计量学领域研究呈现繁荣活跃景象。据统计,近几届国际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学会(ISSI)会议中,我国论文投稿和录用量均位居全球第一,且近五年国内学者在Scientometrics和Journal of Informetrics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量也是全球第一。然而,就现有情况来看,国内研究尚处于追求成果数量的初步阶段,具有重大原创性和引领性的成果较少,领域原创性的基本理论和概念、重要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大多源于国外,计量评价数据的选择也更加青睐国外数据库。同时,很多学者似乎更热衷于发表理论成果,而忽视对计量工具和评价应用系统的研发,导致实践应用方面较为滞后。比如,较少专注于科学知识图谱软件更新、Altmetrics平台搭建、全文计量评价系统开发等。在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下,我国科学计量与评价领域如何由大变强、产出更多原始创新重大成果,如何从跟随到主导、从并跑到领跑、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全面提升,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

  第三,面向新兴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及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快速兴起与发展,为科学计量与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带来新的契机。通过有效利用新技术、合理运用大数据资源,切实推进科学计量与评价改革与发展,是时代赋予科技评价领域的重要使命,也是社会对科技评价实践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新兴技术在诸多领域的应用和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和新的突破,如智慧图书馆、智慧城市、智能驾驶、数字人文等。科学计量、科技评价同这些新兴技术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如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文本挖掘和文献知识分析。然而,科学计量与评价领域对这些技术的响应速度、广度和深度还相对滞后。如何搭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顺风车”,全面实现计量评价过程的自动化、服务的智能化和结果的精准化,仍处于探索阶段。

  第四,面向中国特色。科学计量与评价领域需要在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规律、本质特点和内在要求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应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充分体现科学计量与评价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为全球科学评价改革提供中国方案。目前,国内科研评价体系的完善固然需要“借他山之石”,但更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因此,广大学者在研究和实践中,应更多地观照国内实际、考虑中国国情、重视中国文化、结合中国制度,为构建中国特色计量体系和评价体系夯实基础、积累经验。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