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精辟概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他们表现出爱岗敬业、锐意创新、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讲好新时代的劳模故事,引领广大劳动者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理念,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模、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代的劳模精神深刻诠释了依靠劳动实现梦想的精神实质,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的创新发展。讲好新时代的劳模故事,加大对劳模精神的宣传力度,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有效途径。
坚持主流媒体“引领”。主流媒体在党和国家形象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党和国家与受众之间加强沟通的重要平台,具有很强的公信力、权威性,其报道传播内容易于被广大受众接受、学习和效仿。因此,弘扬劳模精神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把关定向的引导力,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坚持党性原则和正确舆论导向,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践行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方针,牢牢把握新时代劳模报道的正确路径和方向。主流媒体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利用自身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共识;其他媒体应聚焦中心主题,以点带面做好劳模报道的拓展、延伸和补充,使劳模形象更加生动立体、劳模故事更加有血有肉,形成劳模精神体系化报道格局。主流媒体需要找准劳动模范的典型特质、精神品质和时代价值,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号召广大劳动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的劳动模范。
坚持精准传播“吸粉”。不同的行业领域会产生不同级别、不同范畴的劳动模范,不同的劳动群体也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能力。宣传劳模精神需要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策。一是精分对象。充分利用大数据,考虑劳动群体的知识水平、工作特点、技术能力差异,针对农民群体、进城务工群体、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等不同对象,分析受众喜好。同时,既要宣扬劳动模范共同的时代特征,也要挖掘劳动模范闪亮的个性特点,使不同群体能接受、好模仿。虽然劳动模范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但是由于工作经历、生活环境的差异,使得每一位劳模性格不同、秉性各异。因此,讲好劳模故事需要强化精神感召,提炼精髓,做出精品。二是精选方式。依据不同劳动群体对不同宣传媒介的“活跃度”,精准选用宣传手段投放新闻产品,做到集约高效,提高劳模宣传覆盖率;分析精分对象在一定时间周期内的“活跃期”,集中时段进行精准推送,确保新闻产品不仅能够送到,而且不同受众能够有时间看,切实达到劳模宣传效果。
坚持拓宽渠道“增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新时代劳模报道需要主动求新求变,迅速适应以网络为依托,以计算机、手机为载体的全新媒介格局。同时,丰富报道形式,创新报道手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首先,发掘传统媒体的新特点。当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积极适应网络时代传播趋势,开通微信、微博及专属App平台,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受众更广。劳模报道的新闻产品应当注重线上线下联动,根据实际需要做到纸媒阵地和网媒平台多管齐下,进一步扩大劳模报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其次,善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主动把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学习新媒体的传播技巧。这就要求掌握新的宣传方式,拓展短视频、公众号、“主播”等新媒体,让劳模走进直播间、进入短视频,有效增强劳模报道的及时性、趣味性、可看性,着力提升劳模报道的吸引力、传播力、感染力。最后,借助创新手段提升影响。比如,热播剧《功勋》用不同的叙事风格讲述了8位功勋人物一生中最精彩的故事,受到观众广泛好评,是新形势下弘扬劳模精神的创新之作。
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讲好新时代的劳模故事,应当坚持主流媒体引路,把握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做到创新报道手段、丰富宣传形式,实现精准传播。在采、写、编方面用上真心、付出真情、下足真功,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只有这样,才能打磨出劳模报道的匠心精品,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彰显劳模的时代价值。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