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
2022年04月29日 10: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29日第2398期 作者: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一崭新的理论命题,为法学界研究阐释“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引。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论升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当代中国法治理论和实践各领域都有生动体现。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理论指南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法治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性质、反映文明社会法治现代化运动规律、确证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法治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习近平法治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逻辑严密,体系完整,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回答了坚持和拓展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建立了具有原创意义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逻辑系统,因而是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理论指南。

  新时代推进法治现代化的战略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问题,从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时代,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驶入“快车道”。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之所以取得开创性历史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导。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体系等重大理论问题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也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实现法治化提供了新的方案选择。

  中国式刑事程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

  刑事程序法治建设鲜明地彰显着国家权力,也涉及公民的诸多基本权利,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与变量,因而备受关注。

  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新道路

  行政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它承载法治国家建设,对下则承载法治社会建设。以此而论,行政法治的现代化是我国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和依托。中国行政法治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征,并且在诸多方面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

  积极推进中国式刑事法治现代化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包含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国家制度和执行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与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差异所在,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对于国家现代性认识的拓展与深化。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即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中国式刑事法治现代化建设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关键环节。具体而言,探索中国式刑事法治现代化道路应以恪守罪刑法定原则为核心要义、以保障公民自由权利为目标导向、以倡导消极刑法观为基本理念、以坚守实质刑法立场为思维方式、以形塑民刑共治模式为实现路径。

  中国式民事法治现代化新道路

  以《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中国走出了一条先是直面中国实践问题制定单行法,再在吸收两大法系优秀私法制度并契合中国本土需求的基础上,编纂统一《民法典》的中国式民事法治现代化新道路,且适时回应了数字时代的新现象、新问题。

  中国特色乡村法治现代化新道路

  2020年3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提出走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新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乡村之路,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坚实基础。乡村法治现代化,要求实现涉农法律制度更加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层执法质量明显提高,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

  中国环境法治现代化新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国环境法治建设是法律制定或修改最频繁、制度变革最迅捷、机制创新最灵动的领域,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目标。

  中国网络法治演进的逻辑与前景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社会的不断扩展,网络法治演进的逻辑愈发清晰,其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加凸显。从原理看,对社会主体的强制性约束和规制一直是法律的基本属性,从互联网商业化开始,研究者就开始争论网络行为是否是一类特殊对象,以至于需要创制独立的线上行为规则,还是说只要将线下规则和原理应用至线上即可。同时,人们也发现塑造网络空间的技术架构可以起到约束人行为的功能,进而引导研究者思考如何合理设计架构本身。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