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明确四个战略重点
2021年11月02日 09: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2日第2278期 作者:陈建奇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紧扣实现经济现代化这条主线,积极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精神,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明确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重点。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14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构成了巨大的内需空间,为国内大循环提供重要支撑。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内需包括消费和投资,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不断提升内需的总量和水平,这既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也是推动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动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现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在供给侧,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种、质量难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满足能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配性,锻造供给链长板,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夯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现代流通体系涉及面非常广,既包括由覆盖流通主体、流通客体、流通载体和流通方式等构成的流通运行体系,也包括由流通基础设施、流通标准、信息监测服务、商品应急储备、市场应急调控等构成的保障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坚持系统观念多措并举,要更加注重提升数字化水平,顺应全球发展新趋势的客观要求;更加注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对金融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我国通过自贸试验区战略积极打造国际贸易投资合作新平台,从要素开放转向制度开放,探索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同时,我国也加快同其他国家(地区)谈判新的自贸协定,深化双边或者多边开放合作;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绿色、开放、廉洁理念,深化务实合作,加强安全保障,促进共同发展;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

  总体来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这是主动作为,不是被动应对,是长期战略,不是权宜之计。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新发展阶段,我国的发展理念、运行模式、增长动力都在经历持续深刻的调整。大国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必须而且能够实现国内大循环,同时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摘编自《理论与评论》2021年第3期,原题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及战略重点》)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