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数字人文的潜在问题
2021年11月02日 09: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2日第2278期 作者:张萌

  从20世纪70年代的人文数据库建设,到如今数字人文的出现,数字技术应用于人文研究已有一段历史,数字环境的发展使人文学科研究发生了深刻变化。数字人文的发展为传统人文研究提供了跨学科的研究范式,新的研究方法带来了新的研究思路和问题,拓宽了人文学科研究的领域,增强了人文学科研究的科学性。数字人文研究具有创新性、融合性和发展性,契合了“新文科”的教育理念,是“新文科”建设方针的具体落实。但新技术的应用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数字人文将数字技术融入学术研究的方法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和警惕的潜在问题。

  人文主体与数字客体。数字人文是人文学科与计算机学科交叉研究的新领域,依托数据的保存与更新确保技术平台的稳定,从而为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新技术融入传统人文学科的方式,推动了人文学科更有针对性的理论分析。开放的数字平台基于广博的知识获取和信息发布,经过数字技术的分析与呈现,为人文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向,并以知识共享的形式促进知识创新。数字人文方法将研究所需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利用编码手段为学者和读者提供集成化、数字化和可视化的内容。在此意义上,数字人文是人文学科研究的新技术手段,而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研究成果的正确与否。因此,在转化和更新数据时依据何种标准和规则,应给予更多关注和警惕。应看到,数字技术能否完整记录人文研究的过程与结果,仍值得商榷。遵循何种规则设计信息处理平台,利用何种方法展示“真问题”,依据何种标准实现理论分析等,都是相关研究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如何将传统思辨式的知识创新以数据的形式实现共享也值得注意,这亦关系到传统学科的发展前景。数字工具的完善,离不开对海量研究文本的分析处理和意义阐释。研究者要想尽可能精确地用数字客体表达人文主体,在准备阶段就要做到合理规划,制定数据转化、保存、分析的一般规则,从而避免交叉学科关联的盲目性。此外,研究者必须熟练掌握所涉及交叉学科的内容及其联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传统经验和个人价值判断的整合,实现人文研究的范式转变。

  人文学者与数字未来。数字人文的强势发展,吸引了大批人文学者的关注,促进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并带来新的学术增长点。人文研究需要工具辅助,其成果也需要载体呈现。数字人文创新了人文研究的工具和载体,是一种未来发展趋势。数据分析和关联,将文本研究可视化,能够更为清晰地呈现具有丰富内涵的知识。人文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应以人为宗旨,并辅以必要的工具,需要与自然科学合作发展。因此,人文学者要勇于担当责任,培养数字人文领域的相关人才,在求变中把握人文学科发展的脉络,创造适应新时代、新发展的研究体系。相关研究者要善于抓住机会,适应新时代人文学科研究的发展方向,积极融入数字人文的研究,掌握跨学科的研究范式,了解不同学科间的关联与界限以及交叉学科的基本内容。这不仅可以为自己的学术成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而且能够为“新文科”的发展助力。

  人文研究与数字技术。数字人文依靠数字技术建立起强关联的数据库,依托精分类、易检索的数据,实现相关学科的理论分析和创新,为研究者提供了共性的研究思路和普遍适用的数字理论源泉。这种可重复、可推广的研究体系和方法,对人文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必要助益。但是,便捷的条件极易造成研究的同质化和思考的框架化,研究者容易陷入对已有研究数据、成果和方法等的依赖,从而阻碍研究的创新性发展。人文学科内部具有其丰富性和差异性,其丰富内涵是数字技术无法穷尽的。数据资源的构建具有颗粒化的特点,虽然较传统的人文研究更易从某些细节处发现新问题、取得新突破,但这种精细化的研究方式也容易割裂已成熟完善的人文话语结构体系。目前,数字人文研究虽呈井喷式增长,但尚处在发展初级阶段的数字人文,是否有足够能力支撑人文学科的蓬勃发展,这一问题还需谨慎看待。使用某种技术性的方法框定人文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技术手段只能提供量化统计的可比较结果,更深层次的研究依然需要人文研究者思辨式的学理解释才能实现。换言之,数字技术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因此,数字人文研究要警惕数字技术的局限性。在依托专业性、技术性平台的基础上,还要深入了解不同学科在研究对象、方法和性质上的异同,才能实现数字人文的进一步发展和“新文科”的创造性建设。

  人文知识与数字方法。从理论上看,数字人文不仅能够优化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且有助于数字技术本身的发展。基于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运用,人文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深度逐渐拓展,形成了新的学术导向。但不可忽略的是,数字人文本质上是人文学科利用数字技术发展的方法论,重点是人文问题的研究和人文学科的发展,关键在于运用数字资源获取和创造更细致严谨的知识,从而实现人文学科的研究目标,而不是更多聚焦于科学技术本身。简言之,数字人文的根本是人文。因此,以数字技术手段促进人文学科取得新突破,是数字人文的应有之义。在数字人文的研究中,数字和人文是共生关系,要警惕人文研究盲目追求技术,而要依据现实需求进行交叉研究,实现数字技术的人文化。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以技术手段为传统人文学科提供方法,弥补人文学科研究成果缺乏数据支撑、可验证性差的缺陷,用知识累积的方式达成数字知识体系建构,在新旧知识衔接的同时实现人文数字思维的探索。由此,不仅可以形成新的研究热点,丰富学术前沿问题研究领域,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明确数字人文领域的技术认知和知识向度,促进面向未来的人类和技术关系的发展。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跨学科、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数字人文旨在结合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创新理论研究理念,以实现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的传承和实践。分析讨论数字人文的局限性并警惕潜在问题,方能更好地完善和发展数字人文,从而真正实现传统人文学科范式转变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