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2021年03月02日 09: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2日第2116期 作者:张三元

  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擘画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蓝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凝聚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铺展开一幅追求美好生活的瑰丽画卷。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到美好生活是如此的真切。但美好生活绝不是轻易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我们发扬“三牛”精神,任劳任怨、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

  在唯物史观中,“真正的自由”的实现是美好生活的全面展开。实际上,美是现实的,美在生活中,美是生活的美。因而,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美好生活。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在小康生活基础上的美好生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美好生活与马克思恩格斯倡导的“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呈现出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特点。

  美好生活具有理想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曾描写了一幅美好生活图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这既非虚构,也非写实,而是在实践基础上对人的一种美好生存状态或生活方式的展望,具有理想性。可以肯定,在“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之前,人的全面发展仍然是一种理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如果说小康生活具体而实在,那么,美好生活则难以设定一个具体、静态的评价标准,它是一个永远趋向于更美好的动态过程。

  美好生活又具有现实性。理想只有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才是理想。美好生活之所以令人向往,最重要的在于它的现实性。美好生活既是一种向往,又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切身感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在这里,美好生活没有一点抽象的意味,而是实在具体、真实可感的。美好生活的现实性还在于有现实的实现可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民的生活步步登高,为实现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现美好生活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实现美好生活具有长期性。我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是几代人奋斗的结果。同样,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也需要长期的奋斗。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并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制约着美好生活的实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完全化解,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在任何时候,平衡和充分都是相对的。因此,追求美好生活是永远的进行时。

  实现美好生活具有复杂性。一方面,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型升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物质文化生活”上升为“美好生活”不是一个单线型结构,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事实证明,物质富裕是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但以物质享受为唯一追求的生活绝不是美好生活。美好生活必须是人们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的结果。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共同富裕”,是尊严、权利、公平、正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需要得到满足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实现美好生活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形势,有国内、国际的,也有主观、客观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正是我们面临复杂形势时,党带领人民积极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集中体现。

  实现美好生活具有艰巨性。这主要是指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为不同区域、不同领域和不同群体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则主要是指生产力发展不充分,具体表现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总量不丰富、发展程度不够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以及转型升级的需要。发展不平衡与发展不充分紧紧缠绕在一起,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发展不充分是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发展不平衡是发展不充分的重要表现。当然,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没有先后之分,也没有主次之别,而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同步推进,全面应对。

  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我实现”。美好生活也是如此。“自我实现”即“自由自觉的活动”,亦即劳动。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只有发扬“三牛”精神,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生活。

  以人民为中心,甘做孺子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人民要“创造历史”,首先就得生活,而要生活,就必须进行生产劳动。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过程,劳动则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马克思在谈到生产劳动时,从来没有脱离“生活”这个核心要素。也就是说,生活是根,具有本源性,是劳动的动机、根据和目的。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唯物史观这一基本思想,强调“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所以,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

  以创新谋发展,敢做拓荒牛。追求美好生活,没有比发展更重要的事情,只有通过发展,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居于首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发展正是创造性劳动的结果与表征。发展中的各种难题,需要通过创造性劳动不断化解。创新是美好生活的基本特质,需要的满足又会引起新的需要,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因此,要敢于创新,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用创新的观念、思维和方式解决遇到的一切问题。同时,创造性劳动是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人的价值的增值,是人的意义的彰显,它使人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并感到劳动的快乐与生活的美好。

  以勤劳为本分,乐为老黄牛。美好生活不是用来享受的,而是用来奋斗的。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只有用辛勤劳动的汗水浇灌,美好生活的花朵才会尽情绽放。一是要有韧劲。美好生活虽已曙光初现,但绝非一蹴而就,仍然是漫漫长路,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砥砺前行。二是要靠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通往理想的道路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而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三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在实现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新问题会层出不穷,不确定性会时常伴随,因此我们应当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创新创造,要有危机意识、底线思维,敢于攻坚克难、不胜不休。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中国价值的跨文化传播”(18AKS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二级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