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区为国家安危所系之地,中国古代王朝的统治者向来重视对其经营与治理。在清代,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管理该地区的人口迁入与迁出,建立了清朝在黑龙江地区的治理体系。因此,对清代黑龙江地区的移民政策和治理机构设立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清代边疆治理的政治智慧和经验教训。
顺治元年(1644),百万军民“从龙入关”,东北边疆饱经战乱,“沃野千里,有土无人”,劳动力急缺。为恢复龙兴之地,清朝统治者一度发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鼓励关内民人赴辽东开垦,但不久便将该令废除。从顺治中后期开始,为充实根本之地,黑龙江地区便逐渐成为关内流人的遣戍之地,其目的地包括宁古塔、齐齐哈尔、瑷珲等地。除了少数幸运者外,绝大多数流人留在了黑龙江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为防止汉人进入,保护满洲人的根本之地及独享人参、东珠等特产,从康熙七年(1668)起,清政府在包括黑龙江在内的东北地区实施了长达二百年之久的封禁政策,阻止了汉人进入黑龙江地区的脚步。此外,清政府还先后设置了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并从各地移调八旗官兵永戍。当关内或其他地区遇有战事时,这些官兵即奉调出征,成为清朝战斗力最强的战略预备队之一。同样为了驻防的需要,清政府又将柯尔克孜、锡伯、达斡尔、鄂温克等民族或迁入或移出黑龙江地区。另外,为解决驻京八旗生计问题,乾隆九年(1744)至光绪年间,清政府曾将大量驻京八旗闲散移驻回黑龙江地区进行屯田种地。清朝后期,黑龙江地区边疆危机日趋严重,清政府迫于压力,于咸丰十年(1860)在黑龙江流域推行开禁放垦、移民实边政策,导致大量关内汉民涌入。清末中东铁路的修建又使俄国、日本、朝鲜等国人口进入黑龙江地区。综上所述,清代黑龙江移民受政府政策影响较大,如清前期的流刑、封禁、八旗移驻和京旗回屯政策,清后期的开禁放垦、移民实边和兵员抽调政策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黑龙江地区的移民进程。
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移民直接影响了黑龙江地区边疆治理体系的形成。清朝初年,清军大量入关,只留少部分八旗官兵留守陪都盛京,管理包括黑龙江在内的整个东北边疆事务。黑龙江地区被纳入盛京将军统辖下的八旗政治结构中,实行一元化的将军管理体制,少量迁入的汉民被纳入旗署的管理之下。同盛京、吉林将军辖区相比,黑龙江将军辖区对移民开放较晚,实行八旗驻防制度的时间较长。这种体制与清朝封禁政策相匹配,封禁的时间越长、越严格,旗署的功能就发挥得越充分。清政府还将黑龙江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编入八旗组织当中,组成“新满洲”,通过八旗组织管理旗人。八旗制下,人尽皆兵。这不仅加强了黑龙江的边防力量,也增强了这些少数民族对清朝的向心力。咸丰末年,在清朝政府移民实边、开禁放垦政策的鼓励下,民人移入黑龙江地区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不仅改变了黑龙江地区昔日人迹稀少的荒凉面貌,同时也改变了这一地区的治理方式,设立民署管理民人势在必行。事实上,随着移民的大量涌入,原有的旗署管理机构已经不能独立地承担起社会管理的任务。黑龙江地区开始普遍设置府、厅、州、县,并最终取代了以八旗为主的管理体制。清代黑龙江地区治理体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在全国性的政治背景下,根据不同时期土地开发和人口增加情况,军府制行政管理体制过渡为州县民人管理体制,最终形成直省制管理体制。
清朝在黑龙江地区实施的各类移民政策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其边疆战略安全。雅克萨之战后移驻八旗“永戍黑龙江”战略布局,基本形成了以黑龙江为前沿,吉林、盛京为依托的战略防御体系。然而,关内八旗战斗力不足,一旦遇到关内和其他地区有战事发生,黑龙江八旗劲旅便会奉命移调出征。这使得清朝后期黑龙江地区防备空虚,给俄国、日本以可乘之机。此外,清政府在黑龙江地区推行封禁政策,在该地区内部采取重南轻北、重西轻东的人口安置政策。这不仅使黑龙江地区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状态,更使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长期处于空旷无人的状态,忽视了对东部至库页岛地区的开发与防御。这种长期被忽视的局面对黑龙江边防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其恶果在清代前期即已彰显,晚清时期更是暴露无疑。清后期的移民实边政策使得大量来自晋鲁豫的汉人不断涌入黑龙江地区,从而使黑龙江各地区的人口急速增长,对当地农业、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城镇的形成,驿路铁路交通组成的交通网络的出现都产生重大影响。
从边疆治理的角度而言,清政府在黑龙江地区的移民政策始终具有滞后性。清政府先将人口迁出黑龙江地区,一旦出现边疆危机便移民充实,待到稍有缓解,又再次外调、内迁人口,这样的移民政策对黑龙江地区的边疆防御产生较大的影响。人口的大量外迁、区域内南迁、移驻人口的分布不均及限制汉民进入的封禁政策,是清代黑龙江地区边疆防御薄弱的重要原因。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清朝对黑龙江边疆的治理也有其成功之处,不仅使黑龙江地区成为清代国家“大一统”版图的一部分,而且也使黑龙江地区各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
(本文系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近代以来移民与黑龙江生态环境变迁问题研究”(HDRWYY2019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