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阐发文化自信的理论创新
2020年11月20日 08: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20日第2052期 作者:陶惠敏 张淑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命题、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化自信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提出了新理念、新范畴、新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支撑。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精神需求就凸显出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家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文化逐渐走入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的中心。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论断,把文化看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精神支撑,把文化的繁荣兴盛视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条件和标志,在理论上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创新话语体系赋予文化自信丰富内涵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古代中国曾经出现过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和文化自信心充分彰显的历史时期;有学者也曾提出过中华文化的主体性问题,论述中华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但是,未曾有“文化自信”概念和明确的理论表述。习近平总书记首先使用“文化自信”这一概念,把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话语体系之中,并且赋予其新的丰富内涵。文化自信建立在清醒的文化自觉基础上。文化自觉体现在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认知,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发展责任的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所论“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观,是理性科学的文化自信观,是积极实践的文化自信观。文化自信的提出,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把中国共产党对文化问题的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发展。

  为国家繁荣稳定提供力量支撑

  文化的力量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日用而不觉,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影响着一个国家道路的选择、理论的构建、制度的设计。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充分阐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西方学者虽然也提出文化软实力问题,但没有意识到文化自信对于国家民族存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提升到事关国家兴衰的重要高度,他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这既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未来中国发展的未雨绸缪和高瞻远瞩。

  指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的基本途径,即“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前进方向。中华文化的自信源自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忘本来”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在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上产生的,要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化相协调。这是一种对待文化遗产更为积极主动、更为理性科学的态度,目的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生产生活服务。不同的文明有各自的长处和优势,只有在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才能实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主张大胆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实现中华文化的新发展。这一论述为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吐故纳新,实现自我超越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习近平国有经济发展思想研究”(18CKS02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习近平关于国有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G2019KY054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