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互鉴中提升文化自信
2020年11月20日 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20日第2052期 作者:郝保权 兰梦

  文化自信与文明交流互鉴关系密切。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是国家、民族自我身份的确认,通过自我肯定,增强文化内部的凝聚力、向心力,保持自身文化的特性,发掘自身文化潜力,获得发展的内部动力。而文明交流互鉴是在坚守自我文化主体性的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其他文明的优长,吸收新鲜血液,获得发展的外部动力。文化自信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而文明交流互鉴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应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更好地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树立明确的文化自觉

  在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对不同文明中的不同类型文化相互对照、比较、鉴别、分析,认识自身文化的价值特色,树立明确的文化自觉。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清楚知道自身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势。只有了解了各国文化差异,在相互比较鉴别中,才能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人为本、协和万邦”等理念的当代价值,认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诸如“仁爱、友善、诚信,孝敬”等所闪耀的人性光辉。在交流互鉴过程中认识、体悟自身文化的价值、特色,甄别、感受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先进性,有助于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心和激发文化自豪感。在交流互鉴过程中,客观理性认识自身文化,探寻改进提升之处,则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因为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而否定其在历史发展中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所起的作用,忽略其优秀的成分和因素所具有的当代价值。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一定是在经过了文明的交流互鉴、文化的对照研究以及实践反复检验的基础上,辩证全面看待自身文化的长处,从而形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树立文化自觉,还需要对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熟知和理解,需要确立自身文化在世界文化版图中的位置,找准自身文化发展的定位和目标。反观自身和了解他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站在丰富多彩世界文明之巅,放眼文化的多样性,认识自身文化的独特魅力,树立清醒的文化自觉。

  促进文化交流融合发展

  在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吸纳不同民族、国家文化的长处,汲取丰富营养和能量,实现自身文化的蜕变和升华。文化自信不仅需要国家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底蕴做基础,更需要文化创造活力和创造成果做支撑。文化要实现创新、创造,既需要从自身文化源头中、传统中源源不断地汲取力量,也要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空间,从外部世界摄取养分。在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通过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激发自身文化创造活力,创造出丰硕的文化成果,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达到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中华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虚心向学的态度,接纳了外来文化的先进因素,实现了自身文化的革新和嬗变。例如,汉唐以来,通过“丝绸之路”的文明交流互鉴,吸收了中亚文化、印度佛教文化的有益成分。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我们提供了先进的指导思想。文化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多样化是文化的本质特征,而交流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动力。繁荣发展文化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吸收外来”就是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思想、制度、理念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博采众长,吐故纳新,取长补短,汲取异质文化的养分,对自身文化进行革新创造,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从而为增强文化自信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从而提升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息息相关,文化自信不仅取决于对自身文化的信心,也取决于自身文化在他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对他者的吸引力、感召力。文化影响力、吸引力的形成不仅取决于该文化的价值和优势,也取决于该文化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中国形象,传递好中国声音,传播好中国理念,同时,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从而使中华文化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接受和认可。李子柒拍摄的短视频,记录中国传统乡村田园牧歌式的优雅生活,充满着诗情画意,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外国粉丝,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由此看来,文化必须用适当的方式“走出去”才能达到良好传播效果。中国的饮食、服饰、建筑等文化遗产以及文化创意产品在海外受到追崇和热爱,让我们感到自豪。这种推崇、赞扬、青睐反过来会进一步使我们更加坚定对自身文化的信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走进人们的生活,也要让其“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推动文化传播和交流,提升文化自信。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契合及实现路径研究”(18XJC710001)、2020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研究”(2020A02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