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呼应时代需要
2020年11月19日 09: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19日总第2051期 作者:鲁海军

  哲学研究的繁荣程度是反映一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以及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因此,新时代加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影响深远。

  经过70多年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卓越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过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积累了极为丰硕、独具特色的研究成果。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聚焦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彰显了其学术使命。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特别是深入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总结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为深入推动新时代中国哲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保障和辅助材料,促成了中国哲学研究的共识凝聚和信念坚定。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哲学研究的实践指向,组织了一大批哲学研究的顶级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应对中美贸易争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治理理论创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重大课题,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奠定了其发展的良好基础。目前,党中央、教育部及相关高校已经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地位,设置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硕士博士点,壮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队伍,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实力。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和教育部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点著作课题组,编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为学习研究马列重要著作和哲学思想组织编写了重要论述摘编,为党员干部学习经典著作提供了更加准确、权威的译本,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发展的良好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客观要求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为中华民族共识凝聚、伟大工程建设、伟大事业发展和伟大梦想实现提供理论指南。

  高质量发展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创新要求。一些西方哲学思潮在中国哲学研究领域大行其道,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场景与西方哲学思潮产生的社会背景存在质的差异,西方哲学思潮不能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只有立足中国国情,加强并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才能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客观需求。

  高质量发展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质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在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开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全新视野,高度重视中国情景和世界交融,强调世情观察、国情观察和党情观察三维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中国哲学研究提供了丰富样本和鲜活案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该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读中国实践,以适应新时代变革需求和破解新时代治理困惑为目标,聚焦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加强对新时代中国发展战略的前瞻性研究,加强对党和政府治国理政难题的对策性研究,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提供学理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因此,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该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厚植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积极主动承担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学术使命。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该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旨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因此,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该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权”,要旗帜鲜明地划分政治原则、思想认识和学术观点问题,坚决抵制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能照搬西方理论与方法;要提倡学术争鸣、思维碰撞,丰富哲学方法论,要真信、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当好思想的传承者、推动者,鼓励哲学爱好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要通过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平台,搭建学科、教材和论坛的哲学思想舞台,厘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理直气壮地讲出中国哲学思想和故事。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该厚植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论素养是判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质量的基本指标。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实践经验总结的理论结晶,而且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实践发展的理论图谱。目前,中国正处于史无前例的大变革新时代,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独具特色的实践创新,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同时也对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该在研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总结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与认识的反复互动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