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讲,发展与安全、富国与强军都是绕不开的两大课题。只有发展与安全并重、富国与强军统一,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国防教育作为全民族的思想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富国与强军的重要“抓手”;也是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胜利的一把“利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以新视角来审视新时代的国防教育,充分认清时代赋予国防教育的新内涵、新要求、新趋向,做到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激发深厚中国伟力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因素持续增加,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引发了国际格局深度调整。我国国家安全形势面临多元化挑战,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内外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关联,西方敌对势力借机对我进行渗透颠覆,旨在削弱人民对国家的信任感、对执政党的认同感。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进程中,我们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两种精神蕴藏着深厚的中国伟力,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更需要将亿万人民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勠力同心,激发深厚中国伟力。从功能上看,国防教育在平时有凝聚力与感召力,能极大地增强全民族的国家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有效凝聚民族向心力,激发全民族的爱国之情、忧国之心、报国之志。国防教育在战时有威慑力与战斗力,国防教育成果辅之以强大的国防动员,一定能激发出强大的爱国主义情感、敢于血战到底的“亮剑”精神、顽强的战斗意志、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这些正是组成战斗力不可或缺的精神因素。中国伟力、中国精神、中国韧性全部源自这里。这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也必然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
催生“智慧生产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有了高素质的人才群体,就能创造出一切人间奇迹。当前,全球经济衰退又叠加全球疫情常态化,使得全球产业链遭受阻隔,下行压力不断积累,经济正在遭遇寒冬。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在探寻经济发展新动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极。譬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实现转型升级等。其实,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正在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是一项往往被人忽略的发展新动能、经济增长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跃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忧患意识、国防观念很容易受到和平积习思维的侵蚀和影响。譬如有个别人以为,抓国防教育会影响经济发展等。这是对国防教育的误解,是形而上学的思维,只看到了二者的对立,没有看到二者的统一,在实践中是十分有害的。
国防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思想教育,能极大地提高人的组织性、纪律性,极大地激发责任感、使命感,能够实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的“精神生产力”。此外,国防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还能有效提升人的智力、体力、创新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进而转化成“智慧生产力”。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一旦应用到生产领域、融入生产环节和生产要素,必能汇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磅礴力量。所以,新时代条件下实现生产力的跃升,要从“单向度的增长主义”转到“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轨道上来,国防教育要有新作为,走在时代前列。
孕育浓郁家国情怀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按照历史阶段划分,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文化发展之母,是后续文化发展之源。这类文化精髓用之于人,则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用之于民族,则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二是奋发峥嵘的革命文化。这类文化源自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生发升华,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革命史。三是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创造出来的,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作为炎黄子孙,要熟悉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才能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培育浓郁的家国情怀。有了家国情怀的人才会有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一旦民族有难,国家有危,才能敢于挺身而出,以身许国。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有坚实的文化支撑、坚定的文化自信,以及由此孕育出来的家国情怀。
国防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别,固然可以传递思想、传播正能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达到国防教育的目的和效果。但我们更应认识到:国防教育的本质在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目的在于改变人、凝聚人、成就人,凝聚中国人的精气神。“文”有了,应该说是厚重有文,要有这个文化自信和文化底气。国防教育要重在“化”字上下功夫,让受教育者自身在文化的自知、自觉、自省中实现改变,改变旧我,成就新我,这才是国防教育的真谛和魅力。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