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走向世界: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生成
2020年09月23日 10: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23日第2017期 作者:解丽霞 崇瀚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中,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灵魂,精神文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再是一人一家一国之事,而是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实现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文明创新与创生。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从中国走向世界,是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历史传统,是文明建设面对未来的时代诉求,是世界文明创新创造的美好愿景,是文化“双创”付诸实践的可行路径。

  从中华经典中的“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开始,“文明”一词进入了中国人的文化世界、思想世界、精神世界,开启了中华传统文明与世界古代文明交往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一大批知识分子在中华民族内外交困之际,对外纵论中华文明之世界意义、世界责任、世界创新;对内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的号召。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铿锵有力地发出了“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的文明宣告。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制度体系建设。中国对外始终主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紧密合作,承担世界发展的责任使命。“中国—世界”的关系审视与实践观照始终是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主旋律。

  进入新时代,中国自身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的历史方位与世界的现代发展紧密相依,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谋新局开新篇,无法越过世界共同进步的时空境域。同时,中国面对的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味着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参与世界经济格局,参与国际治理体系,开展文明交流互鉴面临着不确定性与不可预估性。中国面临的科技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科技与生活、生产、政治、文明等都相关相联。这三大变化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时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

  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既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也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与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础是文化的创新、精神的创生、文明的创造,必然实践是文明的交流、文明的互鉴、文明的共享。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轴心与格局重心,必须面对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与难题,必须增进同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必须以创造新的文明为目标,必须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与文明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生生不息的,同时也是开放包容、共同进步的。文化是民族的,是国民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也是世界的,是可资借鉴的文化气质与文明素养。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从中国走向世界,首先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双创”,实现民族文化的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应同当代中国社会相协调、相适应,其指向是向内积聚的,以此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与持久动力;它也是世界文明创生的重要原动力,其指向是向外开放的,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为前提,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达至“融会贯通,美美与共”的理想境界,实现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融共生,和平进步”的时代使命。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