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四个维度
2020年07月21日 09: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21日第1971期 作者:李俊杰

  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根本遵循,又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鲜明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和中国人民生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天然具备了人民性基因。因此,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在具体实践中高扬人民至上理念,践行人民群众路线,为群众利益“代言”,切实回答和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根本问题。要在多样化的思潮中引领人民,解决好人们在思想意识上、价值观念上、心理情感上、行为实践上存在的偏差,凝聚人们的共识,进而集中起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

  理论认同:以党的先进理论武装人民。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认可和掌握才能成为人民的精神武器和物质力量,发挥出它的强大威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只有内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脑中、心中,才能外化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现实行动。一是要着力推进党的先进理论及时转化为人们的自身素养。当前,我们正面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民族复兴伟大征程新的实践,一方面,要及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人们的理论自觉;另一方面,还要紧贴实际,不断创新和发展理论,形成更系统和更具说服力的理论创新成果,以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二是要着力用党的先进理论廓清人们思想上的迷雾。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的渗透、围堵和遏制也不断增强。面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给予人民科学合理的解释、化解人民思想的疑惑、拨开人民心头的迷雾。三是要着力用党的先进理论指导人们的具体实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深深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并指导、服务于实践。只有切实把自身理论的科学性转化为指导实践的行动力,才能引领群众、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价值认同: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魅力引领人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直接关系到意识形态在人们眼中、脑中、心中的呈现方式、摄取效果、内化程度。因此,必须紧贴群众思想和生活实际,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既走“理”,又走“心”,还走“形”。要坚持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并重,吸引眼球和抓住人心同行,以强大的意识形态话语力量凝聚人们的价值共识。一是贴近群众生活,进行强而有力的正面宣传引导。党的新闻舆论媒体在坚持党性的同时,更要坚持好人民性,要多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找故事、抓素材,为人民发声、为人民抒情。二是善于运用群众语言,让理论通俗易懂。运用群众语言就是要将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话语、学术话语转化为日常生活话语,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增强话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于润物无声中滋养和塑造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三是转变管理观念,精准治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网络空间中的意识形态斗争尤为复杂,这要求我们切实转变意识形态工作理念。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占领互联网舆论引导主阵地,在网上形成正面舆论强势,理直气壮宣传主流舆论思想和价值观念,用正能量的“好声音”浸润熏陶广大网民。另一方面,要加快互联网核心技术创新,加快形成各方参与、多元结合的综合网络治理体系。

  情感认同:以实际成效凝聚人民。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意识形态工作不能脱离鲜活的现实生活和现实的人的需要去空谈所谓的主义、理想,必须将意识形态理论的宣传教育与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教育群众,在满足群众的过程中凝聚群众。迈进新时代,美好生活已成为人们当前的强烈追求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以人民的现实需求为导向,着眼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大力拓宽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渠道,在切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中凝聚力量,在切实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中汲取智慧。二是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协调保障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让全体人民都能更公平地享有发展成果和发展机会。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安全体系,着力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既保证人们的生存安全,又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安全需要。四是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和谐。

  实践认同: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带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需要理论的有力支撑,更需要实践的强力推进。中国共产党既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领导者,又是主体建设者,更是模范践行者,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好坏和成败。“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中国共产党走过近百年的风风雨雨,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是感召、凝聚、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底色。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党必须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决铲除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毒瘤,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无私无畏行动引领下奋勇前行。要对标对表初心使命,狠抓理想信念教育,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共产党人的崇高信念感召人民;对标对表群众利益,强化宗旨意识,让干事创业、勇于担当者上,让得过且过、庸政懒政者下,以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取信人民;对标对表党章党规,驰而不息抓好正风肃纪反腐,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以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感染人民。

  (本文系2019年度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研究”(FJ2019ZTB05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