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相对贫困治本之策
2020年07月15日 09: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15日总第1967期 作者:旷爱萍 汤志华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我国反贫困战略重心转向治理相对贫困,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农村治理相对贫困的关键因素。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保证。

  农村相对贫困治理需要产业扶贫

  相对贫困的重点在农村。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可支配收入少于10244元的居民属于相对贫困人口。2019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2359元和16021元,城乡收入差距比为2.64:1。我国相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农村。

  产业扶贫是促进相对贫困人口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开发式扶贫的主要手段。从整村推进中的“一体两翼”到精准扶贫中的“五个一批”,再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产业扶贫和产业发展始终摆在重要位置。贫困人口通过融入扶贫产业,能增加收入,实现快速脱贫。

  产业扶贫筑牢治理相对贫困的基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将成为国家治理贫困的重心。通过扶贫产业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刺激相对贫困人口自觉地参与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拔除贫困的根源,实现扶智、扶志和扶贫的同向同行。

  目前产业扶贫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是部分扶贫产业呈现短期化和同质化现象。受如期完成脱贫攻坚行政任务的制约,一些地方政府在扶贫产业的选择上往往注重短平快,较少根据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盈利模式的选择等市场评估行为来遴选产业,缺乏更高层级的产业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使扶贫产业布局不合理、跟风上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是扶贫产业链条不长。尽管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要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延长产业链、打造利益链、提升价值链,提高农业的产业效率,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但目前我国扶贫产业仍然主要集中在种植和养殖的生产环节,停留在向市场提供初级产品的阶段,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不发达,品牌效应不强等,导致扶贫产业的产品附加价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三是内生动力不足,贫困户参与度不高。目前产业扶贫的主导力量是乡镇和驻村干部。尽管贫困农户希望依托扶贫产业发家致富,但由于自身能力不足,缺乏抵御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和政策风险在内的各项风险的能力,农户实际参与产业扶贫的内生动力不足,参与程度不高。

  加快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

  一是科学规划助扶贫。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产业遴选要求,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选择特色产业作为扶贫的主导产业。要打破村庄界限,科学规划扶贫产业的合理布局。解决相对贫困更需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实现“一县一品”“一县多业”的扶贫产业布局模式,避免扶贫产业的短期化和同质化。

  二是产业融合促增收。要促进三次产业间的融合发展。以二产为桥梁,通过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和做活三产,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要利用现代技术如数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发展现代农业。通过一产和三产的融合,催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通过电子商务、直播带货、消费扶贫等方式扩大农产品的销售。通过亲子农业、康养农业、会展农业、体育农业、婚庆农业等创新业态,达到做活三产的目的。同时,促进产业内部融合。要利用产业内部互补性,进行产业融合,形成一种循环经济,实现扶贫产业与保护生态的完美结合。

  三是加大农民培训。通过励志教育等方式,改变相对贫困人口的“等靠要”惰性观念,培植脱贫的信念和志向,实现从被动接受扶贫到主动脱贫致富的转变。通过技术培训,提高相对贫困人口产业脱贫的能力,在产业扶贫的基础上,培植相对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创造功能,真正实现利用自身能力脱贫致富。加强风险的防范与化解能力的培训。通过技术培训,增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通过市场经济知识培训,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村民参与国家治理意识和能力的培训,培育抵御道德风险和政策风险的能力,实现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可持续增收,达到利用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目的。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新时代中国扶贫战略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问题治理机制研究”(2020MYB053)、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农村三产融合下的广西精准扶贫路径研究”(MXT2017019)、广西文科中心项目“发展壮大珠江—西江经济带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研究——以广西为例”(ZX2017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