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脱贫攻坚常态化思维
2020年07月15日 09: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15日总第1967期 作者:蔡小菊 苏琦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站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我们要铸牢脱贫攻坚常态化思维,确保脱贫攻坚战的效果长期可持续巩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就当前而论,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难啃的硬骨头”,需要加大气力去攻克。必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在有序稳步推动复工复产、激活社会资本、节约生产成本、刺激经济活力、加大政策激励和帮扶中助力脱贫工作,确保全面小康目标不会因疫情冲击而滞缓。

  后小康时代不是反贫的历史终结,而是更高质量反贫的起点。在全面小康目标实现后,仍需继续铸牢脱贫攻坚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了,但稳定住、巩固好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后小康时代治理相对贫困和预防返贫问题依然繁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和尊严感的制约因素仍未彻底拔除。因此,要围绕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和共同富裕要求,继续做好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再度返贫、厚植脱贫文化基因、增强致富动力与活力等工作,保持脱贫工作可持续、反贫精神不褪色,让全面小康永远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考验。

  优化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后小康时代反贫工作必须由绝对贫困消除走向相对贫困治理。绝对贫困消除解决的是生存和生活保障问题,而相对贫困治理解决的是发展成果共享、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相对贫困呈现出来的贫困是多维交织的,不仅呈现为经济贫困,更呈现为文化贫困、精神贫困、能力贫困等态势。相对贫困解决不好,不仅会阻碍社会公正,还会加大社会风险。因此,在后小康时代,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分配、福利、救济和保障制度,优化社会利益格局,增强各阶层群体的获得感。要因地制宜加强脱贫地区的产业扶贫,通过政策支持、市场培育、科技投入和知识供给,增加脱贫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加贫困人口就业和提高收入,保证脱贫增收的可持续性。要精准做好城乡、区域和地区的统筹协调发展工作,健全先富带动后富机制,推动社会协调发展。

  健全预防返贫机制。贫困问题根源复杂,阶段性胜利不代表永久胜利。当前,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成就,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已实现脱贫。由于多方面原因,一些脱贫人口存在返贫风险,一些边缘人口存在致贫风险,必须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后小康时代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巩固已经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杜绝返贫和新贫现象出现。治理贫困必须紧紧围绕贫困群体自身能力建设这个中心,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要加强对脱贫群体的知识、技能和思维的培训,拓宽他们参与社会资本创造的渠道,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能,从而提升他们发展求富能力和本领。要加强精神和人文扶贫。精神贫困不解决,“等靠要”的惯性思维和守旧、自卑、志短、畏缩等消极心理不摒弃,返贫随时会出现。

  健全贫困治理的监督考核机制。进入小康社会后,贫困治理的深度、广度和难度都会增加,人民群众的期待值和关注度也会进一步增加,这就意味着必须加强对贫困治理的精准化和精细化监督考核。要建立务实有效且可操作性强的贫困度量指标测评体系,并构建多元主体参与评价机制,尊重群众的定性评价,杜绝任何形式的数字脱贫。同时,加大对贫困治理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监督,防止各类扶贫领域腐败而蚕食群众利益。总之,进入后小康社会,贫困治理不能终止。要站在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的高度,铸牢脱贫攻坚常态化思维,确保所有贫困要素和贫困现象逐步消失,为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厚植基础。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新时代中国扶贫战略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问题治理机制研究”(2020MYB05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青年农民工精神生活需求及价值引导研究”(18CKS036)、广西哲社项目“弘扬中国精神的少数民族文化载体研究”(15CKS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