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练新海南精神 建设自贸港
2020年06月03日 08: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3日总第1939期 作者:王彦玲

  海南精神承载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琼崖革命史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建设史,蕴涵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卓绝的首创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海南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奋发图强。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考察海南精神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逻辑理路,在自贸港建设的实践中探索新海南精神,促进海南新腾飞。

  重要的精神力量

  新海南精神从海南建设实践中生成,是海南人民通过感性认识搜集到关于自贸港建设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深度分析、综合而形成体现海南自贸港建设内在本质、整体结构和运动规律的认识,这些认识内化为新海南精神当中最基本的元素。一方面内化海南人的认识结构、认识图式,另一方面也外化于海南人的实际行动中,成为人们意识中的文化思想范式,凝练出的新海南精神能够用其蕴涵的人文关怀去感召人、激励人,用鲜明的个性意识、法治意识、创新意识来消解文化失范的人生态度,重新塑造海南人的精神家园。黑格尔说:“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以施展其威力和作用。”把信念凝聚成一种精神,并实现其在场,最终实现信念维度、理性维度、价值维度和人格维度的内在契合。海南建省30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海南人民发扬特区精神创造的,这种勇于创新、埋头苦干深刻体现在海南人民实践的方方面面。自贸港建设实践需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地域特色的新海南精神支撑。党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积淀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以其特有的呈现方式延续着海南人的终极价值诉求。精神源于现实实践,源于对时代迫切问题的理论自觉。马克思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新海南精神的凝练必然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生成和由抽象到具体的传播过程,传达着生产生活中海南自贸港建设者的精神状态和崇高品质。

  凝练新海南精神

  探讨海南精神的本质性内涵以及新时域、新阶段、新特点下新海南精神内涵,要考察海南精神中相对恒定的、本质的因素和新创造的、动态的、发展的因素,植根于自贸港建设的历史实践,不断产生的新思想任务,以原生性的传统精神在场,回应自贸港建设的时代发展,创造和挖掘出时代内涵。新生性是指在原有的文化形态的基础上,对文化本身的重构、再生产,是对原生性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经过两年自贸港建设实践,海南精神的本质性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新思想任务产生,需要快速凝练具有时代内涵的新海南精神以助力自贸港建设。新生性内涵的建构语境及建构思维随着自贸港建设实践的深入逐渐产生。以往的单纯敢为人先、埋头苦干难以适应新的自贸港建设实践的需要。复旦大学教授吴晓明说:“以往的或既与的精神样式已不再有普遍的约束力了;虽说某些部分或片段依然在起作用,但缺少一种已然成熟的定型的完备的精神状态。”因而要从更加切合实际的角度构建与时俱进的新生性内涵,蕴涵自贸港建设的新时代精华。任何一种超时间和超空间的精神是不存在的,但精神又具有历史进步性,这就为从传统的既有精神发展为新生性精神提供了合法性。新海南精神必须契合时代、社会发展步伐,是理论与现实的必然要求。

  新海南精神新生性内涵的建构思维必须在原生性的本质和内涵基础上加以突破,捕捉到自贸港建设亟待解决的任务,传承海南特区精神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规范,观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从现实中汲取发展的元素。根据自贸港建设的格局、目标及现有的不足,把新海南精神高度抽象概括为“国际、创新、法治、包容”。使新海南精神成为一种从过去到现在,进而走向未来的精神,推进特区精神“在场”、新海南精神“出场”的相互融合。从不同地域的成功发展来看,精神文化对经济发展基本方向具有一定导向功能,对依靠力量具有一定凝聚功能。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初期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是在实践主体中普遍形成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新价值观使然。而上海的发展更多依靠上海人的稳重、细腻、国际化和开放意识,形成了大格局、大视野的开放精神。温州的崛起呈现出温州人奋进、灵活、饱含市场意识的精神特质。海南人民有埋头苦干精神,但创新还不够,市场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合法合规、统筹设计还有所欠缺。海南自贸港建设要求尽快抛弃本土意识,凝练培育更有国际视野、创新开拓、法治意识和开放包容的新海南精神。

  挖掘新海南精神的内涵意蕴对海南自贸港建设意义重大,是海南人民改革开放实践的精神引领,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性的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