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革命精神涵养新时代大学生德性教育
2020年05月28日 05: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28日第1935期 作者:莫春菊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国从古至今就非常重视德性教育,但关于德的解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标准,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道德范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明确提出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大会、教育座谈会等各种场合多次强调“立德树人”,并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立身之本、教育的中心环节、工作的根本标准。因此,高校要立足于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来落实立德树人。而落实立德树人,首要的是进行德性教育。革命精神则是融入思政课教学、开展德性教育的极佳素材。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的本色映现和实践积淀,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沿着历史的轨迹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独特的内涵意蕴和价值底蕴已超越时空的限制,成为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源泉、凝聚中国各民族团结力量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定力。将革命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中,尤其是用革命精神涵养新时代大学生德性教育,能够既浅显易懂又深刻具体地回答、解决、解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一是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从德性的角度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因此,我们要培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新时代大学生。用革命精神涵养新时代大学生德性教育,我们就能够真实、真切地感知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是空泛、抽象的“道德人”假设,而是历史的、具体的存在着。比如在雨花英烈精神中,雨花英烈的感人事迹鲜活地诠释着什么是大德、什么是“革命理想高于天”。雨花英烈冷少农面对母亲的误解,在信中向母亲禀告了自己的抱负:“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为他们服务”。比如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精髓的延安精神,能为什么是“公德”做一个生动的脚注;等等。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大学生理性认同并自觉成为德性之人。

  二是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怎么样上好思政课,让学生把课程的宗旨、理念、内容等入脑入心入行,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关键。把革命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开展德性教育,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原则。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为例,除了教材第六章的“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法治内容外,第一至第五章主要涉及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等内容,这些都与德性教育息息相关。每一章节中,切入一两种革命精神元素,能有效地增强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教学中,我们把雨花英烈精神融入第一章的“人生的青春之问”,通过对“两高一大”的雨花英烈精神科学内涵的阐述与雨花英烈的学历高、家境好、地位高、年龄小等的特征描述相结合,就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具体地体悟到青春只有镌刻上德性,才能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三是解答“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直指教育的实质和初心,是所有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明确的立场和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除了教师要明确为党为国家培养时代新人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大学生意识到“为谁培养人”的使命性要求是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根本前提。因此,广大教师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上好思政课,做好德性教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用丰富的革命精神涵养新时代大学生德性教育,其实质就是用历史、用鲜活的事迹在铿锵有力地回应“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当我们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搬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进行现场教学时,一个个真实又具体的事迹图文并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雨花英烈恽代英慷慨激昂地说:“为了最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我们是舍得付出一切代价的”;雨花台牺牲的最年轻的、年仅16岁的烈士袁资桐豪情壮志地说:“一个人到了不怕死的地步,还有什么顾虑的?有了这种舍己为公奋斗的精神,还怕理想事业不能成功?”……学生受到非常大的震撼。有同学在课后的讨论中说:“以前我觉得共产主义虚无缥缈,现在我觉得只要每一个人都坚信并且为之付出行动,经过一代一代人的努力,它就一定能实现。”
  
  (本文系江苏“社科优青”项目“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马工程特别委托项目“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2020MYB046)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