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革命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
2020年05月28日 05: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28日第1935期 作者:景飞

  一般而言,思政课完整体系由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五个方面有机组成。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关键在于实现革命精神与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认知体系的融合,其中教材体系融入是前提,教学体系融入是关键,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融入是归宿。从教材上来看,2018年版统编教材均不同程度强调了革命精神的重要意义。我们以为,实现革命精神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的有机融入,一方面,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各门思政课的协同效应,另一方面,要坚持有所侧重、相互配合的原则,在不同的课程中选择不同的革命精神和革命精神的不同内容加以重点讲授。本文以雨花英烈精神为例,就革命精神融入本科生思政课教学体系作一探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着重从个人修养的角度突出革命精神对于大学生的现实意义。比如教材第二章本身谈论的主题就是“坚定理想信念”,这与雨花英烈精神内涵的第一条“崇高理想信念”完全一致。家境好、学历高、年龄小是雨花英烈的显著特征。在本章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结合雨花英烈的鲜活事迹和丰富内涵,着重或者说特别讨论出身良好家境、身为知识分子的雨花英烈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找寻理想)、确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又是如何践行自己的理想信念。尤其是当中国革命陷入低潮、被亲朋好友误解和身陷囹圄的时候,又是如何坚定理想信念的(外化于行)。继而总结雨花英烈精神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启示意义,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着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清革命精神从哪里来,突出其对于革命成功的努力和重要意义。雨花英烈精神的核心诞生地南京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集中殉难地。雨花英烈活动贯穿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集中牺牲在1927—1935年、1947—1949年,即国共两次剧烈对抗时期。雨花英烈精神融入“纲要”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在两个章节中加以强调。一是在论述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突出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面临的严峻形势,讲清雨花台的来历和雨花英烈牺牲的事实,以及雨花英烈在城市中对中国革命出路的探索。尽管这种探索事实证明行不通,但并不能抹杀烈士们探索本身的意义,事实上雨花英烈是我们党领导白区斗争的杰出代表,为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在论述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中,突出雨花英烈为建立新中国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雨花英烈大多从事地下斗争,处在与敌人斗争的最前沿,国统区的斗争复杂性造成了牺牲的悲壮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从理论原理的角度,突出作为社会意识的革命精神对于物质世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本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我们必须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革命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革命风范的概括总结,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革命精神有效融入“原理”课,着重是要从理论上讲清楚革命精神的本质和意义,讲深作为社会意识精华的革命精神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着重从现实实践的角度,突出革命精神对于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不断强调文化自信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特点。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关键就是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在“精神·历史·遗存”三位一体的革命文化中,革命精神起着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作用。新时代弘扬革命精神,特别需要发挥革命精神对坚定文化自信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意义。故而革命精神融入“概论”课,重点在于实现革命精神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坚定文化自信部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面从严治党部分等内容的有机融合,发挥革命精神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引领作用。

  此外,“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大学生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形成地域的角度,突出革命精神的地域特色和省情意义,对革命精神进行整体介绍。2018年以来,南京师范大学作为江苏首家全面推进雨花英烈精神进高校思政课堂的试点高校,广泛实现雨花英烈精神有机融入,在师生中产生强烈共鸣,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本文系江苏“社科优青”项目“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